失去父亲这个称谓已经四年多了,我多想再有人叫我一声爸爸,让我和同龄人一样尽享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我会竭尽做父亲的天职,带儿子过上富足的日子:想吃雪糕就吃足,只要胃能受得了;再把所有游乐场都逛遍,直到累的动不了。 
  儿子上大学的时候,回家来经常提起我带他吃雪糕的往事。每每说起,他都眉飞色舞地描述他四、五岁那年的一个暑假,我从部队回来探家 ,带着儿子蹲在二中大墙外的树荫底下,在一个卖雪糕的老太太身边吃雪糕的情景。儿子说那真是一种痛快 ,嘴都吃麻木了,还是没有吃够。  
  我记得那次带他吃雪糕的时候,开始我买了四只雪糕并交了钱,再看看儿子大有余兴未尽的样子,我又掏钱买了两只。再看他,仍然没有吃够的意思。于是我和老太太说:“继续吃,吃完再算钱” 。直到儿子停住嘴开始摇头的时候,我们才站起来把余钱交齐,拾起一地的雪糕纸,我牵着儿子的小手,潇洒地扬长而去,直把卖雪糕的老太太惊的直愣神。  
  小孩子总不知道过日子的艰难的,记得他更小的时候,有一次他想要买一个什么东西,妈妈对他说:“不能买了,没钱了”。可儿子稚嫩的声音大声吵嚷着:“你有钱!你还有五十钱呢!”母亲认可艰难还是满足了儿子的要求。  
  吃雪糕的情景之所以能在儿子的记忆深处留下回忆,那一定是他少有的能够尽情消费的快乐 。也许是由于我这个当父亲的人常年在外,难得和儿子团聚才如此大方的。  
  长大后的儿子就懂事多了。九一年,儿子十一岁 ,我已经调回家乡的一个军校工作。还是暑假的时候 ,手里多少有了些钱,带儿子去看看海吧!大约只有几百块钱的样子,我带着儿子上了开往大连的火车。
  几天下来 ,又见囊中羞涩了。我算计着扣除回来的车票钱后,大约只剩下十几元的散碎毛票了。返程前,我领儿子去了一个海边的公园,看见一个神奇的历险乐园,我踟蹰着和儿子商量:“你自己进去 ,我在出口的地方等着你” 。儿子神色凝重地说:“别去了吧,我知道你没有多少钱了”。我说:“别!只要你敢自己进去,钱的问题不用你管”。儿子在我的刺激下,兴高采烈地进去历险了。 
  他进去后,我就到出口的地方等着他。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在江南公园和妈妈看电影走失的事情来,心里就忐忑不安起来。要是能再有十几元钱就好了,我就不会让儿子自己去冒险了。  
  回到家,儿子从我口袋里掏出了几个硬币,他笑呵呵地数了起来,然后放声大笑着告诉我说:“一块五毛二!”哈哈,花尽了钱,就表明我对儿子尽到了爱 。很惬意,很欣慰。这件事,也被儿子如珍宝一样藏在他的记忆中,不时地提起,供自己对童年趣事的回味。  
  现在想来,对得起父亲这个称谓,大概就是要让儿子把雪糕吃足,把游乐场玩够吧!                         
  2010.清明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