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它包含一个简单的原语集,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基于它实现同步服务,配置维护和命名服务等。Zookeeper是hadoop的一个子项目,其发展历程无需赘述。在分布式应用中,由于工程师不能很好地使用锁机制,以及基于消息的协调机制不适合在某些应用中使用,因此需要有一种可靠的、可扩展的、分布式的、可配置的协调机制来统一系统的状态。Zookeeper的目的就在于此。本文简单分析zookeeper的工作原理,对于如何使用zookeeper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Zookeeper是什么?
引用官方的说法:“Zookeeper是一个高性能,分布式的,开源分布式应用协调服务。它提供了简单原始的功能,分布式应用可以基于它实现更高级 的服务,比如同步,配置管理,集群管理,名空间。它被设计为易于编程,使用文件系统目录树作为数据模型。服务端跑在java上,提供java和C的客户端 API”。
Zookeeper总体结构
Zookeeper服务自身组成一个集群(2n+1个服务允许n个失效)。Zookeeper服务有两个角色,一个是leader,负责写服务和数据同步,剩下的是follower,提供读服务,leader失效后会在follower中重新选举新的leader。
Zookeeper逻辑图如下,
客户端可以连接到每个server,每个server的数据完全相同。
每个follower都和leader有连接,接受leader的数据更新操作。
Server记录事务日志和快照到持久存储。
大多数server可用,整体服务就可用。
Zookeeper数据模型
Zookeeper表现为一个分层的文件系统目录树结构(不同于文件系统的是,节点可以有自己的数据,而文件系统中的目录节点只有子节点)。
数据模型结构图如下,
圆形节点可以含有子节点,多边形节点不能含有子节点。一个节点对应一个应用,节点存储的数据就是应用需要的配置信息。
Zookeeper 特点
顺序一致性:按照客户端发送请求的顺序更新数据。
原子性:更新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不会出现部分更新。
单一性 :无论客户端连接哪个server,都会看到同一个视图。
可靠性:一旦数据更新成功,将一直保持,直到新的更新。
及时性:客户端会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得到最新的数据。
Zookeeper运用场景
数据发布与订阅 (我的业务用到这个特性,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应用配置集中到节点上,应用启动时主动获取,并在节点上注册一个watcher,每次配置更新都会通知到应用。
名空间服务
分布式命名服务,创建一个节点后,节点的路径就是全局唯一的,可以作为全局名称使用。
分布式通知/协调
不同的系统都监听同一个节点,一旦有了更新,另一个系统能够收到通知。
分布式锁
Zookeeper能保证数据的强一致性,用户任何时候都可以相信集群中每个节点的数据都是相同的。一个用户创建一个节点作为锁,另一个用户检测该节点,如果存在,代表别的用户已经锁住,如果不存在,则可以创建一个节点,代表拥有一个锁。
集群管理
每个加入集群的机器都创建一个节点,写入自己的状态。监控父节点的用户会受到通知,进行相应的处理。离开时删除节点,监控父节点的用户同样会收到通知。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xinschen/190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