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LVS 3种负载均衡方式原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LVS负载均衡技术的三种模式:LVS-NAT、LVS-IP-TUN、LVS-DR,以及多种负载均衡算法,包括RR、WRR、LC、WLC、DH和SH。重点探讨了每种模式的特点、优势和应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3种LVS模式:

       LVS-NAT(地址转换技术),硬件负载均衡F5大致原理。

       LVS-IP-TUN(ip隧道技术)

       LVS-DR(直接路由)

   几种负载均衡算法:

       RR(round robin)轮询

       WRR(weighted Round Robin)加权轮询

       LC(Least Connections)最少连接

       WLC(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加权最少连接

       DH(Destination Hashing)目的地址hash

       SH(Source Hashing)源地址hash


1,LVS-NAT

          150931663.png        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调度器重写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根据预设的调度算法,将请求分配给后端的真实服务器;真实服务器的响应报文通过调度器时,报文的源地址被重写,再返回给用户,完成整个调度过程。

       优点:节省ip地址,能对内部就行伪装

       缺点:效率低,因为大量的返回用户的数据流量都要经过调度器。

2,LVS-IP-TUN

150442245.png

       为了解决调度器的处理能力瓶颈,调度器可以把请求报文通过ip隧道转发至真实服务器,再由真实服务器直接将响应数据返回给用户,这样调度服务器只需要处理用户的请求报文。前提是,调度机lvs和真实服务器都必须支持ip-tun技术。


3,LVS-DR

       通过改写请求报文的mac地址,将请求发送到真实服务器,再由真实服务器将响应直接返回给用户。前提是lvs调度机器和提供服务器的真实服务器在同一个网段,当调度机器lvs收到请求报文时直接发送到真实服务器节点。相对于ip-tun来说,没有ip隧道的开销。

       150215849.png



本文出自 “monkey的linux小路”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monkeyzhu.blog.51cto.com/5764358/1329102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monkeyzhu/blog/37969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