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图

动机
在软件系统中,由于应用环境的变化,常常需要将“一些现存的对象”放在新的环境中应用,但是新环境要求的接口是这些现存对象所不满足的。
如何应对这种“迁移的变化”?如何既能利用现有对象的良好实现,同时又能满足新的应用环境所要求的接口?
角色
l 目标(Target)角色:这是客户所期待的接口。因为C#/VB.NET不支持多继承,所以Target必须是接口,不可以是类。
l 源(Adaptee)角色:需要适配的类。
l 适配器(Adapter)角色:把源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这一角色必须是类。
意图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房希望的另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示意性代码




















































演变
旧程序
























继承
客户程序期望通过Request方法使用Adaptee类,但是Adaptee类没有Request方法。这时我们提供一个类即Adapter类,它实现Target接口(此接口包含所有客户期望的方法),并继承于Adaptee。 Adapter类的Request方法重新封装了Adaptee的 SpecificRequest方法,实现了适配的目的。














































委派
客户程序期望通过Request方法使用Adaptee类,但是Adaptee类没有Request方法。这时我们提供一个包装(Wrapper)类即Adapter类,它实现Target接口,此接口包含所有客户期望的方法,并包装了一个Adaptee的实例,从而使客户端与Adaptee衔接起来。















































对Adapter模式的改进
旧程序













































配合泛型对“现存对象”进行适配。








































Adapter模式中的“现存对象”作为新的接口方法参数,来达到适配的目的。















































Adapter模式的几个要点:
1、Adapter模式主要应用于“希望复用一些现存的类,但是接口又与复用的环境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在遗留代码复用、类库迁移等方面非常有用。
2、GoF23定义了两种Adapter模式的实现结构:对象适配器采用“对象组合”的方式,更符合松耦合精神。(
3、Adapter模式可以实现的非常灵活,不必拘泥于GoF23中定义的两种结构。例如,完全可以将Adapter模式中的“现存对象”作为新的接口方法参数,来达到适配的目的。
4、Adapter模式本身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使用“面向接口的编程”风格,这样才能在后期很方便地适配。
参考资料
《.NET设计模式(8):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TerryLee
《我的Design Pattern之旅[7]:使用泛型改進Adapter Pattern (中級)》 真 OO无双
《C#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纵横谈系列课程(7)》 李建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