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晚了 明天要继续理解和归纳下。
为什么linux能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
因为linux使用VFS 在用户和文件系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换层
文件系统文件管理
数据分为两类即元数据和数据
元数据-文件的属性信息(文件名、大小、文件路径等。)
每一个文件的标识信息叫 inode(index node)
包含:inode号 权限 属组 属组 时间戳 大小 磁盘块的指针
为了加速查找引入位图(bitmap)
inode bitmap
block bitmap
将磁盘划分逻辑区域(逻辑容器) 块组 block group
每个块组 都有自己的inode表,块位图,inode位图
super block 超级块 (保存块组信息 整个分区中的全局信息1、块组个数 2、每个块组有多少块 3、块大小 4、空闲磁盘块 空闲inode 已
用inode)保存在元数据区。可以有多个备份。
块组描述符表 gdt:块组名,块组中起始块,结束块。 保存在元数据区。可以有多个备份。
磁盘空间 分区(MBR 不属于任何分区 ):
第0个块 boot block 引导块。
block group0
block group1
block group2
....
block groupn
superblock gdt blockbitmap inodebitmap inodetable datablocks
目录就是完成文件路径映射
目录中是一张表 存储inode号和名称的对应关系
块(block) 文件系统管理磁盘空间所划分的逻辑结构
块大小 2^ 字节 block size 1024byte(1k) 2048(2k) 4096(4K)
通常占用磁盘块的文件:
普通文件
目录文件:存储文件名称 和inode对应关系
硬链接:同一个磁盘块可以属于多个文件,路径不同但内容相同。
知识点梳理 参考http://blog.youkuaiyun.com/hguisu/article/details/6122513
linux系统一般有四个主要部分
内核 shell 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
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形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使得用户可以运行程序、管理文件并使用系统。
一、linux内核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具有很多最基本功能,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文件、网络系统、决定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内核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和网络管理等
二、shell
三、linux 文件系统
文件类型:
普通文件 目录文件 链接文件 设备文件 管道文件 套接字文件
linux目录
Linux磁盘分区
linux文件系统
四、应用程序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renzhe521/185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