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机制的底层实现原理
Java代码的一生:
- 编译后变成Java字节码
- 字节码被类加载器加载到jvm
- jvm执行字节码,最终转换为汇编指令在CPU上运行
Java中使用的并发机制依赖于jvm的实现和CPU指令。
2.1 - volatile的应用
volatile是轻量级的synchronized. 保证共享变量的可见性
.
可见性:一个线程修改共享变量后,另外一个线程能读到修改后的值
因为不会引起线程上下文切换和调度,所以会比synchronized成本更低。
2.1.1 - volatile的定义和实现
Java语言规范对其定义:
Java允许线程访问共享变量,为了确保共享变量能被准确和一致性更新,线程应通过排它锁单独获得这个变量
Java提供了volatile, 比排它锁更方便。如果一个字段被修饰成volatile,Java内存模型会保证所有线程看到的值都是一致的
.
volatile如何保证可见性:
- 修饰的变量在转换为汇编指令时,会有一个
Lock
前缀的指令 - 这个指令引发两件事:
- 将当前处理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
- 写回内存的操作会使在其他CPU里缓存了该内存地址的数据失效
为了提高处理器速度,不直接和内存进行通信。而是将系统内存的数据读到内部缓存再进行操作。
2.2 synchronized
Java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是锁。synchronized实现同步的基础:
- 普通同步方法: 锁是当前实例对象
- 静态同步方法: 锁是当前类的class对象
- 同步方法块: 锁是括号里配置的对象
jvm规范中可以看到synchronized的实现原理:
- jvm通过进入和退出Monitor对象来实现方法同步和代码块同步,但实现细节不一样
- 代码块:使用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实现
- 方法同步: 另外一种
monitorenter指令:在编译后期插入到同步代码块开始位置
monitorexit指令: 插入到方法结束和异常处
1. jvm保证每个monitorenter都有一个monitorexit对应。
2. 任何一个对象都有一个monitor对象关联。并且一个monitor对象被持有后,将处于锁定状态
3. 线程执行到monitorenter指令时,会尝试获取对象所对应的monitor的所有权,即尝试获取对象的锁
线程间通信
线程开始运行,拥有自己的栈空间
可以让多个线程相互配合完成工作
Java支持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同一个对象的或者对象的成员变量, 每个线程拥有这个变量的拷贝
虽然对象以及成员变量分配的内存是在共享内存中的, 但是每个线程可以拥有一份拷贝
目的是加速程序的运行. 所以程序在执行过程中, 一个线程看到的变量不一定是最新的
volatile用来修饰变量, 告知程序任何对这个变量的访问都要通过共享内存中获取
对他的改变必须同步刷新回共享内存. 能保证所有线程对这个变量访问的可见性
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修饰方法或者代码块, 只要确保多个线程在同一时刻,
只能有一个线程处于方法或者同步块中. 保证了线程对变量访问的可见性和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