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LeCun、乔丹三位AI大牛谈AI现状与未来

2018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李开复、Yann LeCun及迈克尔·乔丹等专家就AI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讨论。专家们强调了体系智能的重要性,并指出了AI在翻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李开复概述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四波浪潮,并提到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2018 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AI生万物”,在上午的主论坛中,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在“AI现状与未来”主题圆桌上对AI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做了讨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迈克尔·乔丹认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须要搭建一个体系,但是目前这个智能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比如语义背后引申的涵义,机器并不明白。“我们需要系统的智能,而不仅仅是个体智能。”乔丹说到。

在应用方面,迈克尔·乔丹教授也指出了一些问题,他指着会场屏幕上的机器翻译说,人工智能在翻译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很多语句、语义翻译不准确。还有如果AI机器给用户都推荐同一个餐厅,那么这家餐厅一定人满为患,很多人会体验不好,这样的推荐没有价值。

李开复认为,在过去的五年,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深度各个行业,人工智能应用也经历了四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联网智能化,第二波是商业智能化,第三波是实体世界智能,第四波是全自动智能化。在这四波浪潮中,商业智能化浪潮让大量数据得以变现,提升了企业的商业价值,数据分析被用在供应链、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而在实体世界智能浪潮中,我们可以收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视觉+传感器用在不同的领域,比如智能化工厂等。第四波浪潮是全自动化AI,这个阶段会出现无人驾驶、无人飞机、无人工厂、无人商店。

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谈到了在AI产业中产学研结合的情况。他认为,科学家的职业发展会深刻影响到AI的发展,一个企业将大量的资金和经历投入研发,诚然会对AI科学家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是企业必须告诉AI科学家目的是什么,趋势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李开复称,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国在AI上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人才短缺,而美国排名前100名大学有很多优秀的AI专业和AI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段时间创新工场与教育部、北京大学开展了AI专业教师的培训,计划在全国培养100名AI专业教师,同时也培养AI专业学生,还计划在6月份启动AI challenger挑战赛。



本文出处:畅享网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畅享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vsharing.com网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