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库:中国5G已完成第一阶段测试规范

5G技术与测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指出5G发展加速,ITU已启动5G技术评估,3GPP全面启动5G标准研制。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启动,旨在验证关键技术并推动标准完善。

“5G技术与测试研讨会”今日在北京举行。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会议上指出,今年以来,5G呈加快发展的趋势。今年2月份,ITU启动了5G技术评估工作,3GPP也在今年年初全面启动了5G标准的研制,2018年将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标准。

同时,产业进程也进一步加快,为了把握5G的发展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于2013年联合推动成立了IMT-2020 5G推进组,全面推进国内的5G需求、技术、频谱、标准等研究工作。与此同时,我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的重大专项和国家863计划也在积极部署5G的研发课题,大力支持5G技术创新,以中国移动、华为、中兴、大唐为代表的国内产业界正在加紧开展5G技术的研发。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

闻库表示,国内方面,今年1月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正式启动,这是中国第一次与国际标准组织同步启动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测试和验证。“我们希望通过5G技术的实验,完成对5G关键技术验证和遴选,推动5G标准形成和完善,带动5G产业的成熟和壮大,推进5G应用创新和发展。中国5G技术研发实验将在2016到2018年进行,今年的重点是进行单点关键技术和部分技术方案的验证实验。”

目前,在IMT-2020 5G推进组的组织下,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无线测试规范的制定工作。在5G技术研究中,测试、测量、解决方案要先于设备和终端产品出现。

闻库也对5G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一,要加大研发力度;其二,要加强国际合作。做好对5G技术的需求分析,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并在业界形成共识。其三,加快融合发展。加强5G与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创新的研究,开展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积极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业态。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 录 前 言 V 1. 范围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6 4. 概述 7 4.1. 背景 7 4.2. 测试目的 8 4.3. 测试环境基本要求 9 4.3.1. 网络结构与规模 9 4.3.2. 测试区域 9 4.3.3. 业务模型 9 4.3.4. 设备要求 9 4.3.5. 终端要求 9 4.3.6. 仪表和软件需求 10 4.3.7. 测试网络基本配置 10 4.3.8. 配合测试设备 11 4.4. 加扰方式 11 4.4.1. 干扰级别 11 4.5. 信道条件定义 12 4.6. 测试中的终端移动速度 12 4.7. 测试其他约定 12 5. 测试用例概览 12 6. 测试用例 14 6.1. 覆盖测试 14 6.1.1. 全网底噪普查 14 6.1.1.1. 2.6GHz D3频段 14 6.1.1.2. 3.5GHz 频段 14 6.1.2. 单小区覆盖-4G 14 6.1.2.1. 下行-孤站(2.6GHz) 14 6.1.2.2. 下行-空扰(2.6GHz) 15 6.1.2.3. 下行-加扰(2.6GHz) 15 6.1.2.4. 上行-孤站(2.6GHz) 15 6.1.2.5. 上行-空扰(2.6GHz) 16 6.1.2.6. 上行-加扰(2.6GHz) 16 6.1.2.7. 下行-空扰(1.9GHz) 16 6.1.3. 单小区覆盖-5G(上行单发) 16 6.1.3.1. 下行-孤站 16 6.1.3.2. 下行-空扰 16 6.1.3.3. 下行-加扰 16 6.1.3.4. 上行-孤站 16 6.1.3.5. 上行-空扰 17 6.1.3.6. 上行-加扰 17 6.1.4. 单小区覆盖-5G(上行双发) 17 6.1.4.1. 下行-孤站 17 6.1.4.2. 下行-空扰 17 6.1.4.3. 下行-加扰 17 6.1.4.4. 上行-孤站 17 6.1.4.5. 上行-空扰 17 6.1.4.6. 上行-加扰 17 6.1.5. 全网覆盖 18 6.1.5.1. 下行-空扰 18 6.1.5.2. 下行-加扰 18 6.1.5.3. 上行-加扰(上行双发) 18 6.1.6. 室外覆盖室内 19 6.1.6.1. 4G(2.6GHz) 19 6.1.6.2. 5G-下行 19 6.1.6.3. 5G-上行(上行双发) 20 6.1.7. 3.5GHz穿透能力 20 6.1.7.1. 办公楼宇 20 6.1.7.2. 住宅小区 21 6.2. 吞吐量测试 21 6.2.1. 单用户峰值吞吐量 21 6.2.2. 小区峰值吞吐量 22 6.2.3. 小区平均吞吐量 22 6.3. 移动性测试 24 6.3.1. 切换时延和成功率 24 6.4. 时延测试 25 6.4.1. 用户面时延-空扰 25 6.4.2. 用户面时延-加扰 26 6.4.3. 控制面时延-加扰(Idle到Connected) 26 6.4.4. 控制面时延-加扰(Inactive到Connected) 28 6.5. NR控制信道覆盖方案对比 28 6.5.1. PDCCH覆盖方案对比 28 6.5.1.1. PDCCH覆盖方案对比(空扰) 28 6.5.1.2. PDCCH覆盖方案对比(加扰) 29 6.5.2. PUCCH覆盖方案对比 29 6.5.2.1. PUCCH覆盖方案对比(空扰) 29 6.5.2.2. PUCCH覆盖方案对比(加扰) 30 6.5.3. 同步/广播信道覆盖方案对比 30 6.5.4. 控制信道波束赋形的随机接入时延 31 6.6. NR系统设计实现方案对比测试 32 6.6.1. NR帧结构方案对比 32 6.6.2. NR系统参数方案对比 33 6.7. NR关键技术及创新方案测试 34 6.7.1. 上下行频率解耦方案 34 6.7.1.1. 上下行频率解耦方案(空扰) 34 6.7.1.2. 上下行频率解耦方案(加扰) 35 7. 编制历史 3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