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规划的企业应用演变 之 软件即规划

本文回顾了2005年前企业管理者对IT规划的认知,即“软件即规划”的阶段。此阶段特点包括企业管理者对IT价值的期望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巨大落差、系统实施人员对系统的不成熟理解及技术问题的解决困难、以及企业IT人员尝试通过开发方式解决管理问题等。据统计,仅有16.2%的项目达到了最初的目标。

IT规划的企业应用演变 之  软件即规划

笔者对IT规划的应用研究是基于企业管理者的认知和需求为出发点,力图从企业管理者的视角探讨IT规划的商业价值和IT建设的基本过程。

企业管理者对IT规划价值的认知过程

    企业管理者对IT规划的认知起源于对软件产品的期望和认识,过去10多年来,大概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软件即规划

 

图3 软件即规划示意图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05年前,是各种软件产品的春秋争霸时代,国内的金蝶、用友、中大等,国外的各种软件也充斥市场,企业的软件开发也是百花齐放,企业选择的方式也是有需要就上软件,所以,此阶段的IT建设的基本方法论就是三段:选择软件、系统实施和推广应用。

这一阶段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企业管理者的崇高期望与系统实施效果的巨大落差,“江湖郎中”义正言辞地说没效果是IT投入不够,再投入却发现还是没达到目标,“IT黑洞”就成了正常的解释了,企业管理者对IT的价值认识从期望到失望;

(二)系统实施人员对系统的认识还不够成熟,连基本的技术问题的解决都要不断地实验,IT顾问人员在解决企业管理问题方面大都是素手无策;

(三)一批充满热情的企业IT人员在坚韧地以开发的方式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初步有了管理与IT结合的土壤,2000年后的很多优秀CIO大都出于这批人。

    数不清的钞票砸在自己根本不熟悉的IT领域,这一领域又不断地传出胜利和惨败的故事和传说,国内一家著名IT咨询公司有一个非正式调研,对IT类项目实施结果的统计数据显示 :

    16.2%的项目实现其目标

   按时,在预算范围内,满足最初的项目要求

     52.7%的项目需要补救

  超预算,超时间,未全面满足最初的项目要求

    31.1%的项目失败

   在项目的某一阶段中止

如此大的风险让很多企业管理者谈IT色变,但也有很多执着进取的企业在积极思考如何规避信息化建设的风险。

 

 

 

【本文首发自http://www.co-insight.com/itstrategy/itplanning.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ogether_1st/archive/2010/12/30/1921482.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