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骄子杂感

昨日偶得一个消息,说开封某十五岁少年开发出1分钟可扫描10G硬盘数据的杀毒软件纭纭。惊诧不已!随即上网搜搜看,是否属实。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果然,不但真有其人其事,而且还获得省上大奖等等。

详情: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CN&newwindow=1&q=%E6%99%BA%E6%85%A7%E6%98%9F+%E6%9D%80%E6%AF%92%E8%BD%AF%E4%BB%B6&lr=

网上流传不少文章,大笔一挥将这个孩子斩于马下。我略感不妥。

且不说此少年原意如何,但是十五岁能够写得一个像那么回事的界面还是让人感到佩服的。

反倒是参与评选的专家有些东郭吹笙的味道。仅仅是一个漂亮的界面和拼凑起来的高级术语就让这些专家叹服?

呵呵,莫让这个孩子当了那些专家的炮灰啊!

回过头来,看一市井高人。说他是市井高人其事不贴切。但是古语曰“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业”。此人正是王垠。 http://spaces.msn.com/shredderyin/ 他曾经轰动一时的万言书,让许多人一下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个退学清华博士的头上。略有那么一点不懂人情世故,又微有那么一丝看透市井烟尘。呵呵,很难说清楚这个即爱玩划板又会打太极的高手是怎样的境界。但是至少我对此人钦佩不已,他的文档思路清晰,简单明了。很少有废话。说实话,个人并不认为王垠退学是正确的。也对万言书中所说部分事实感到并不那么客观。虽然我没在清华上过大学,但是大学里是是非非还是有所了解。我想中国第一的学府在一些通性的东西上不会与我们这些“低级”大学有太大的出入吧。

有个BLOG的名字叫“清华梦依然在”: http://spaces.msn.com/lametropolitan/ 说是“本博客无意评价大的教育科研体制,而是搜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设计自动化教研室前后毕业的同学们的亲身经历和对此事的切实看法,令旁观者对我们的实验室、导师、和科研方向有更全面清晰地认识。”但是篇篇博文笔锋犀利直指王垠本人,我看叫Anti-Wangyin还更贴切一些。而在BLOG其中一文中无意中透漏了这样一个信息“不够世故,不够圆滑的人,在实验室里很难混。”让我有些诧异,难道只有“混得住”才能在实验室搞科研?

........................

我们到底怎么了?

863计划,科技创新奖项靠造假和炒作。而专家竟然会不谋而合的“看走了眼”。
一个人不想读博士了,在自己的BLOG上写了一些主观成分过浓的,本不应该拿出来在桌面上讲的话。就变成同窗校友的众矢之的。
而本应该让人多一份尊敬的潜心于科研的精英,却很不世故的用很世故的语言来指责他人不够世故与圆滑。

忽然想起一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了,不一定是名人,但也不一定不是:

“我们,太浮躁了!”

呵呵,从我们这些普通的,每天为了生计而奔波的蝼蚁。到那些站在中国的塔顶看着世界的精英,似乎都有些浮躁了。所以才会“看走了眼”让一个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漂亮外衣拿了奖;让一个仅仅十五岁的孩子当了无能专家的炮灰;沉不住气在公开场合说一些不能公开说的话;自认世故的指责别人不够圆滑的同时,说出了“往下混,往上爬”的真谛。

这份飞扬的尘埃,何时能够落定?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跟踪误差关系的显式不等式。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和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和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