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0日举办的“Sun 2007年媒体论坛”上,Sun公司大中华区企业系统事业部总监吴坚申就Sun的虚拟化进行了介绍。显然,Sun对虚拟化技术还是非常重视的,已经将之提升到公司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吴坚申介绍,虚拟化技术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历史,实践证明,虚拟化技术每年可帮助用户减少多达数百万美元的IT成本;Sun也将从多个方面的技术完成Sun的虚拟化之路,例如Solaris、服务器、管理工具等等,Sun对虚拟化的需求能够完全满足,尤其是对虚拟化需求很大的数据中心。

当然,在Sun所有的虚拟化技术中,芯片技术还是最关键的因素。吴坚申称,Sun认为,服务器运行的瓶颈不是CPU的频率,而是内存的使用和线程的处理。据统计,芯片频率可以每两年左右增长一倍,但内存效率则6年才能增长一倍。2005年,Sun推出了采用了“革命性”的名为CoolThreads(酷线程)技术的UltraSparc T1处理器,在内存处理方面远远领先于只关注CPU技术的竞争对手:IBM和Intel。

虽然Sun和IBM、Intel之间的竞争早已路人皆知,但基本上大家还是顾及面子,用“竞争友商”来替代。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受美国的影响,以IBM和HP为首的几乎所有的IT公司都开始“坦率”起来,公开将自身情况和竞争对手进行直接比较(当然,结果都是对自己有利)。这次,Sun也是这样。
1657080.jpg
Sun公司大中华区企业系统事业部总监吴坚申
不仅仅是在谈到内存技术的时候Sun利用对手的“弱点”抬高自身,吴坚申在介绍完自己的“酷线程”之后,开始将话题指向IBM和Intel。当然,这里有一个背景,那就是Sun最近一直引以为豪的CoolThreads(酷线程)技术的UltraSparc T1处理器,在研发过程中一直收到对手的轻视,认为Sun不可能按期完成这个非常先进的新一代芯片。但是Sun实现了。

现在轮到Sun嘲笑对手了。吴坚申给记者展示了两幅图表:

首先是IBM。IBM曾经在2003年预告其Power5芯片将在2006年研发完成;但在2004年,IBM将这个产品的发布时间改成了2006-2007年;又过一年,IBM的报告中这个时间又改成了2008年……

Intel的安腾已经被“折腾”了很多年,Sun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明显的把柄。将从1999年到2004年权威部门对安腾的预测增长曲线同时表现在一张图标上,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预期增长越来越小,而实际的增长,则是一条趋近于零的平缓曲线……

不仅在发布时间上,Sun还就升级产品的兼容性上和对手进行了对比,尤其是IBM——当然,这也是因为Sun在这方面一直保持二进制兼容性,使其各个版本的UltraSparc服务器的应用可以平滑升级,“节省了用户成本”。

不过,同一天,Sun也公布了他们自己的近期处理器路线图:继2006年推出8内核32个线程的代号为"Niagara 1"处理器后,Sun将在2008年推出代号为“Victonia Falls"的处理器,该处理器将有16个内核,最高达到128个线程。

不知道2年之后,是Sun骄傲地宣布自己的新处理器新品,还是IBM可以制作一张新的讽刺Sun的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