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的基础知识<?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凡是关系型数据库,所有的信息(数据)都被存放在二维表格(table);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包含多个二维表格;每一个表又包含若干行若干列.行被称为记录,列被称为字段,表被称为关系,这就是关系型数据库中关系的含义.

       在一个实际的关系型数据库中,表的表示为:表名(字段1,字段2,...字段n)

       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所学专业)

       在同一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相互关联的.表之间的这种关联性是通过主码(Primary Key)和外码(Foreign Key)所体现的参照关系实现的.

       数据库不仅仅包含表,而且还包含了其他数据库对象,如视图,存储过程和索引等.不同领域之中术语之间的对应关系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代数

数据库应用

(Table)

关系(Relation)

文件(File)

(Row)

元组(Tuple)

记录(Record)

(Column)

属性(Attribute)

字段(Field)

.主码和外码

       1.主码(Primary Key,PK):是指二维表中的某一列,该列的值唯一地标识了一行.由于一个表中或许几个字段都可以作为码,这时我们可以指定一个作为主码,如果表中只有一个码,则其也是主码.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引入主码的作用在于实施所谓的实体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要求每个表有且仅有一个主码,每一个主码值必须唯一,而且不允许为Null或重复.主码为空意味着实体不存在.

       2.外码(Foreign Key,FK):一个表中的某个列(非主码)是另一个表中的主码,那么该列被称为外码.外码就像是在两个表之间建设的一座""一样,在一个表中找不到的数据,通过""后可以在另一个表中继续查找.外码的作用是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外码的取值必须是另一表的主码的有效值,或者是一个空值.

.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特点

       1.几乎当今所有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都采用SQL语言来操纵数据库中的数据.

       2.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便于修改的系统.

       4.在文件系统中,相同的数据常重复出现在许多个文件中.而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则会排除大多数的冗余数据.这就减少了对存储空间的需求,加快了数据访问的速度.

       5.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多级的安全检查来限制对数据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