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set_gate(gate_addr,type,dpl,addr)

本文详细解读了一段汇编代码的注释,包括寄存器移动指令、运算符解释、地址操作等核心概念。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汇编语言进行底层编程,对于深入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程序执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对学习书上的部分不懂,搜索到的,文章出处

http://www.cnblogs.com/hongzg1982/articles/2120993.html

#define _set_gate(gate_addr,type,dpl,addr)\
__asm__("movw %%dx,%%ax\n\t"\
        "movw %0,%%dx\n\t"\
        "movl %%eax,%1\n\t"\
        "movl %%edx,%2"\
        :\
        :"i"((short)(0x8000+(dpl<<13)+(type<<8))),\
         "o"(*((char *)(gate_addr))),\
         "o"(*(4+(char *)(gate_addr))),\
         "d"((char *)(addr)),"a"(0x00080000))


汇编注释:
1、mov :为寄存器移动指令,例如movw dx,ax 即为dx-〉ax,mov为移动指令。“w”为长度的指定w=word=16位=2个字节;相应的“l”=long=32位=4字节。
2、% :AT&T汇编在引用寄存器时要在前面加1个%,%%是因为GCC在编译时会将%视为特殊字符,拥有特殊意义,%%仅仅是为了汇编的%不被GCC全部转译掉
3、ax 与 eax :ax与eax之间是有联系的,他们并不是孤立的,eax为32位寄存器,ax为16位寄存器,而ax就是eax的低16位。dx与edx具有相同的关系。
4、%0、%1、%2、%3:0、1、2、3可以看作变量,这些变量在程序的":"之后,程序的两个":",是定义输入、输出项的。针对这段程序这些变量的前面都加了明确的限定,例如"i"(输入项)、"o"(输出项),剩下的"d"(edx的初始值),"a"(eax的初始值)。而0、1、2、3的概念就是指第几个变量,这里输入项、输出向、寄存器初始混合编号;相应的0("i"((short)(0x8000+(dpl<<13)+(type<<8)))));1((*((char *)(gate_addr))));2((*(4+(char *)(gate_addr))));3("d"((char *)(addr)));4("a"(0x00080000))
5、<<:这是个运算符,如果大家觉得<<不好理解可以用乘2的次方来实现相同的效果,例如14<<13=14*2的13次方
6、\n\t:这是嵌入式汇编一种书写格式


 

===================================================

进入汇编程序段后

"d"((char *)(addr)) 代表把偏移地址addr值放入edx中,一共32位(高16位,低16位)

"a"(0x00080000)   代表把0x00080000值放入eax中,一共32位(高16位就是0x0008是段选择符,低16位会被放在edx中的过程偏移低16位代替)

"i"((short)(0x8000+(dpl<<13)+(type<<8))) 中断或者陷进的属性及dpl ,0x8000指示存在,一共32位(高16位为0x0000,低16位放前边说的,会被放入地址的低16位中)

另外两条用于输出

         "o"(*((char *)(gate_addr)))
         "o"(*(4+(char *)(gate_addr))) 放入对应的IDT[]中

movw %%dx,%%ax     movw只移动低16位,高16位不变 eax中的0x00080000变成了0x008和低16位地址

movw %0,%%dx         把第一个参数(%0)低16位放入dx, edx中现在是高16位偏移地址和保存进来的杂项
===================================================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aesarxu/p/3251703.html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stmmac_set_desc_addr这个函数。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这个函数的相关知识。STMMAC是Synopsys的以太网控制器驱动,常见于嵌入式Linux系统中,比如某些SoC中的MAC控制器。这个函数名看起来和描述符地址设置有关,可能用于DMA操作。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函数的作用。根据命名习惯,set_desc_addr应该是设置描述符的地址。在以太网驱动中,DMA描述符是用于数据传输的重要数据结构,驱动需要告诉硬件这些描述符的内存地址,这样DMA才能正确访问它们。 然后,考虑函数的参数和实现。通常这类函数会接收一个设备结构体指针,可能包括寄存器地址、描述符的内存地址等信息。函数内部可能会将物理地址写入特定的硬件寄存器,因为DMA操作需要物理地址。同时,可能需要考虑对齐问题,比如描述符地址是否需要按某种方式对齐,以及不同的DMA模式,比如是否使用链式模式或者环形缓冲模式。 另外,需要确认该函数在驱动中的调用时机。可能是在初始化阶段,或者在重新配置描述符的时候,比如当网络接口启动或重置时。还可能涉及到同步操作,确保在设置地址后,硬件能正确识别新的描述符。 还要注意不同版本的Linux内核中,这个函数的实现可能有变化。比如,较新的内核可能对DMA操作有更好的抽象,或者处理不同的硬件版本。此外,错误处理也是关键,比如地址无效或对齐错误时,函数是否有相应的处理机制。 可能还需要参考STMMAC驱动的源代码,查看函数的具体实现。比如,函数可能会访问设备的DMA寄存器,使用写寄存器函数将地址的低位和高位分别写入相应的寄存器中。例如,对于64位系统,地址可能分为高位和低位两部分写入不同的寄存器。 最后,总结这个函数的作用是配置DMA描述符的基地址,确保网络控制器能够正确访问内存中的描述符,从而进行有效的数据传输。同时,需要确保地址的正确性和硬件要求的对齐方式,避免DMA错误导致的数据传输问题。</think>`stmmac_set_desc_addr` 是 Linux 内核中与 STMMAC(Synopsys 以太网控制器驱动)相关的一个关键函数,主要用于配置 DMA 描述符的物理地址。以下从 4 个方面进行技术解析: 1. **核心作用** - 将 DMA 描述符的物理地址写入硬件寄存器 - 支持链式/环形描述符模式切换(通过 `mode` 参数) - 处理 32/64 位地址兼容性问题(通过高低位分离写入) 2. **典型调用场景** ```c // 初始化流程示例 stmmac_init_dma_engine() → stmmac_set_dma_oper_mode() → stmmac_set_desc_addr() ``` - 网卡启动时(`ndo_open`) - 重置 DMA 引擎后 - 切换工作模式时(如环形/链式) 3. **关键寄存器操作** ```c // 典型寄存器写入逻辑 writel(lower_32_bits(addr), ioaddr + DMA_CHAN_TX_BASE_ADDR); writel(upper_32_bits(addr), ioaddr + DMA_CHAN_TX_BASE_ADDR_HIGH); ``` 4. **技术细节注意** - 地址必须 256 字节对齐(硬件约束) - 需要内存屏障确保写入顺序 - 通过 `dma_ops` 结构体实现架构差异抽象 该函数直接关联网络数据包的 DMA 传输效率,错误配置将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实际开发中建议结合 `CONFIG_STMMAC_DEBUG` 选项进行寄存器级调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