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使用socket实现组播

本文介绍了组播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组播地址范围、组播数据发送与接收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概述


组播提供了在网络中进行一对多的发送的机制,组播可以是在一个网段内,也可以是跨网段的,不过跨网段需要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支持组播。
Hosts可以在任何时间加入或者离开组播组,对于组播组的成员没有所处位置的限制,也没有数量的限制,D类互联网地址是用于组播的:224.0.0.0 - 239.255.255.255。
通过无连接Socket编程可以实现组播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组播数据只能通过一个网络接口发送,即使设备上有多个网络接口。

组播是一对多的传输机制,不能通过面向连接的Socket实现组播。

关于组播的相关内容,可参考组播和IGMP协议相关的文章。

创建了SOCK_DGRAM类型的socket以后,通过调用setsockopt()函数来控制该socket的组播,函数原型:getsockopt(int sockfd, int level, int optname, void *optval, socklen_t *optlen),对于IPPROTO_IP level,optval有如下选择:
IP_ADD_MEMBERSHIP,加入指定的组播组。
IP_DROP_MEMBERSHIP,离开指定的组播组。
IP_MULTICAST_IF,指定发送组播数据的网络接口。
IP_MULTICAST_TTL,给出发送组播数据时的TTL,默认是1。
IP_MULTICAST_LOOP,发送组播数据的主机是否作为接收组播数据的组播成员。
下面的两个例子给出了发送和接收组播数据的实现,接收和发送组播数据的步骤是有区别的。


组播server,发送组播数据的例子


实现组播数据包发送的步骤如下:
创建AF_INET, SOCK_DGRAM的socket。
用组播IP地址和端口初始化sockaddr_in类型数据。
IP_MULTICAST_LOOP,设置本机是否作为组播组成员接收数据。
IP_MULTICAST_IF,设置发送组播数据的端口。
发送组播数据。


有注释代码: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in_addr localInterface;
struct sockaddr_in groupSock;
int sd;
char databuf[1024] = "Multicast test message lol!";
int datalen = sizeof(databuf);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
     s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if(sd < 0) {
          perror("Opening datagram socket error");
          exit(1);
     } else
          printf("Opening the datagram socket...OK.\n");


     memset((char *) &groupSock, 0, sizeof(groupSock));
     groupSock.sin_family = AF_INET;
     groupSock.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226.1.1.1");
     groupSock.sin_port = htons(4321);


     localInterface.s_addr = inet_addr("203.106.93.94");
     if(setsockopt(sd, IPPROTO_IP, IP_MULTICAST_IF, (char *)&localInterface, sizeof(localInterface)) < 0) {
        perror("Setting local interface error");
        exit(1);
     } else
        printf("Setting the local interface...OK\n");


     if(sendto(sd, databuf, datalen, 0, (struct sockaddr*)&groupSock, sizeof(groupSock)) < 0) {
        perror("Sending datagram message error");}
     else
        printf("Sending datagram message...OK\n");


     return 0;
}


组播client,接收组播数据的例子


创建AF_INET, SOCK_DGRAM类型的socket。
设定 SO_REUSEADDR,允许多个应用绑定同一个本地端口接收数据包。
用bind绑定本地端口,IP为INADDR_ANY,从而能接收组播数据包。
采用 IP_ADD_MEMBERSHIP加入组播组,需针对每个端口采用 IP_ADD_MEMBERSHIP。
接收组播数据包。


有注释的代码: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sockaddr_in localSock;
struct ip_mreq group;
int sd;
int datalen;
char databuf[150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if(sd < 0){
        perror("Opening datagram socket error");
        exit(1);
    } else
        printf("Opening datagram socket....OK.\n");
  
    {
        int reuse = 1;
        if(setsockopt(s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char *)&reuse, sizeof(reuse)) < 0){
            perror("Setting SO_REUSEADDR error");
            close(sd);
            exit(1);
        } else
            printf("Setting SO_REUSEADDR...OK.\n");
    }


    memset((char *) &localSock, 0, sizeof(localSock));
    localSock.sin_family = AF_INET;
    localSock.sin_port = htons(49500);
    localSock.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if(bind(sd, (struct sockaddr*)&localSock, sizeof(localSock))){
        perror("Binding datagram socket error");
        close(sd);
        exit(1);
    } else
        printf("Binding datagram socket...OK.\n");
  
    group.imr_multiaddr.s_addr = inet_addr("227.0.0.25");
    group.imr_interface.s_addr = inet_addr("150.158.231.2");
    if(setsockopt(sd, IPPROTO_IP, IP_ADD_MEMBERSHIP, (char *)&group, sizeof(group)) < 0){
        perror("Adding multicast group error");
        close(sd);
        exit(1);
    } else
        printf("Adding multicast group...OK.\n");
  
    datalen = sizeof(databuf);
    if(read(sd, databuf, datalen) < 0){
        perror("Reading datagram message error");
        close(sd);
        exit(1);
    } else {
        printf("Reading datagram message...OK.\n");
        printf("The message from multicast server is: %d\n", datalen);
    }


    return 0;
}


注意:接收组播的网络端口需要设定一个IP地址,我调试的计算机有两个端口,我在第二个端口上接收组播,开始没有设定这个端口的IP地址,只是给出了组播路由到第二个端口,结果死活收不到数据,后来设了一个IP地址就ok了

去掉了下载分限制对于UDP的一些认识 利用UDP能在intarnet,internet上也数据报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在internet上进行,要求路由器支持IGMP(internet网关管理协议,这个协议是在IP出现以后,为了支持而出现的)).相对于极度消耗网络带宽的广来说(广只能在intranet内广),UDP有了很大的优化,只有终端加入到了一个广,UDP的数据才能被他接受到. UDP是采用的无连接,数据报的连接方式,所以是不可靠的.也就是数据能不能到达接受端和数据到达的顺序都是不能保证的.但是由于UDP不用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所有数据的传送速度是很快的.1. 的“根” 从概念上来讲分为两部分: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控制部分决定着的对象的织方式。而数据部分决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 控制层有“有根”,“无根”两种情况。对于有根的控制层,存在着一个root和若干个leaf. root负责管理这个,只有他能邀请一个leaf加入一个(ATM就是有根控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对于无根的控制层,没有root,只有若干的leaf. 每一个leaf都能自己加入一个(IP就是无根控制的典型例子) 数据层也有“有根”,“无根”两种情况。对于有根数据层,从root发出的数据能到达每一个leaf,而从leaf发出的数据只能到达root.对于无根数据层,每一个leaf发出的数据能到达中的每一个leaf(甚至包括他自己)。每一个leaf也能接受里的任何数据包。二.IP地址 IP通信需要一个特殊的地址.IP地址是一D类IP地址,范围从224.0.0.0 到 239.255.255.255。其中还有很多地址是为特殊的目的保留的。224.0.0.0到224.0.0.255的地址最好不要用,因为他们大多是为了特殊的目的保持的(比如IGMP协议)三.IGMP协议 IGMP(internet网关管理协议)是IP的基础.在IP协议出现以后,为了加入对的支持,IGMP产生了。IGMP所做的实际上就是告诉路由器,在这个路由器所在的子网内有人对发送到某一个的数据感兴趣,这样当这个的数据到达后面,路由器就不会抛弃它,而是把他转送给所有感兴趣的客户。假如不同子网内的A,B要进行通信,那么,位与A,B之间的所有路由器必须都要支持IGMP协议,否则A,B之间不能进行通信。 当一个应用加入一个后,就会向这个子网的所有路由器发送一个IGMP加入命令,告诉他子网内有人对发送到某一个的数据感兴趣.路由器也会定时向子网内的所有终端发送一条查询消息,用于询问是否还有人对某个的数据感兴趣。如果有的话,终端就会回应一条IGMP消息,路由器则继续转发这个的数据。如果没有人回应这条消息,那么路由器就认为已经没有终端对这个的数据感兴趣,就不会在转发关于这个的数据了。在IGMP第二版中,一个终端推出以后,会向路由器发送一个推出消息,路由器也会通过这个消息来判断是否还要继续转发关于这个的数据了(IGMP第一版中没有这个功能)[这些事情都是底层的系统做的,你只要坐享其成就好了] 四. winsock 1 winsock 1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支持数据报的scoket2. 把socket和本地的一个端口绑定(以后会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的收发)3. 通过setsockopt IP_ADD_MEMBERSHIP加入一个4. 然后就能通过sendto / recvfrom进行数据的收法5. 通过 setsockopt IP_DROP_MEMBERSHIP离开一个6. 关闭socket如果你仅仅是想向一个发送数据,而不要接受数据,那么可不用加入,而直接通过sendto向发送数据五.winsock 2 winsock 2主要是通过WSAJoinLeaf来实现的(WSAJoinLeaf的行为,返回值根据socket的模式,实现构架有很大的关系) winsock 2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支持数据报的socket(用WSASocket建立socket,同2. 时设置的一些属性)3. 把socket和本地的一个端口绑定(以后会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的收发)4. 通过WSAJoinLeaf加入一个5. 通过sendto / recvfrom进行数据的收发6. 直接关闭socket,7. 退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