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两个免费可以商用的cc0协议图片网站

什么是CC0协议
CC0是CC协议(“知识共享”是Creative Common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通用译名,一般简称为CC。CC既是该国际组织的名称缩写,也是一种版权授权协议的统称。)以外的一种新的版权声明协议。采用该协议即代表作者宣布放弃该创作的一切版权,该创作进入共有领域(公有领域是指任何个人或团体都不具有其所有权的知识财产。版权到期的作品,或者创作者公开放弃所有权的作品自动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不具有所有权,意味着这些作品可以被自由地复制,修改,分发和演出——甚至用于商业目的)。

CC0协议全文阅读

国内外CC0协议图片资源网站

一、CC0图片网(cc0.cn)
![图片描述
在CC0.CN(CC0图片网),你可以下载免费的无版权高清图片,这里的所有图片都以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ons) 的CC0协议发布。该网站的所有图片均可用于商业用途。例如:广告、出版刊物、书籍杂志插图、自媒体及网络配图等。

网址: https://www.cc0.cn/

二、Pixabay(pixabay.com)
图片描述
Pixabay里面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摄影照片,大家可以通过 Editor’s Choice 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照片,有摄影照片和剪贴画, 这是一个较大的照片网站,所以里面的内容比较丰富。

网址: https://pixabay.com/
<think>嗯,用户这次的问题很具体啊,是关于USB Type-C 12针公头中CC引脚配置的技术细节。用户特别提到“如果只存在CC1引脚而没有CC2引脚,并在其上接5.1k电阻是否可以识别为从设备”,这显然是在设计简化接口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从用户引用的资料来看,ta应该已经查阅了Type-C规范中关于CC引脚和PD协议的部分。引用[3]和[4]特别关键,它们详细说明了CC引脚在设备识别和供电协商中的作用。用户可能正在设计一个低成本设备,所以才会考虑使用只有12针的简化Type-C接口。 我注意到用户引用的材料里有个重要细节:标准Type-C有2个CC引脚,主要是为了支持正反插。但12针简化版通常会牺牲这个特性。这时候需要判断:单CC引脚方案是否还能满足USB-IF的基本要求? 仔细想想,技术规范其实留有余地。虽然双CC引脚是理想配置,但USB Type-C规范第4.5.2条确实允许单CC引脚设计,只要满足特定条件。关键在于下拉电阻的配置——5.1kΩ这个值是规范里明确要求的,它相当于设备的“身份标识”。 不过用户可能忽略了一个机械问题:单CC引脚会导致正反插失效。这在实际使用中意味着用户必须按固定方向插入,体验会打折扣。如果ta的产品对用户体验要求高,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这个方案。 另外想到个潜在风险:某些严格遵循标准的设备(比如苹果的充电器)可能会检测双CC通道。如果检测不到CC2,虽然规范允许,但实践中不排除有兼容性问题。这点最好提醒用户做实测验证。 用户应该会关心具体实现方式。可以补充说明:当使用单CC引脚时,需要确保无论正插反插,CC1都能可靠接触。这在PCB布局上需要把两个CC焊盘短路,引用[2]提到的“公头只有一对D+/D-”其实暗示了这种设计思路。 最后考虑到用户可能是硬件工程师,补充EMC建议会很有价值。简化接口容易在CC线上产生噪声,而CC线又直接关系到设备识别,需要采取滤波措施。具体可以在5.1kΩ电阻两端并联小电容,这个技巧很多文档都没提,但对稳定性很重要。</think>根据USB Type-C规范及引用资料分析,**仅保留CC1引脚并连接5.1kΩ电阻可实现从设备识别,但存在关键限制**。具体分析如下: --- ###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1. **基础识别机制** 根据引用[3][4],Type-C的CC引脚用于设备角色检测: - **从设备(Sink)**:必须在CC引脚接$5.1kΩ \pm 1\%$电阻($R_d$)到地 - **主设备(Source)**:在CC引脚接$36kΩ \sim 56kΩ$上拉电阻($R_p$) *当主设备检测到CC引脚电压$V_{CC} < 0.4V$时,识别为从设备接入*[^3][^4]。 2. **单CC引脚的可行性** - ✅ **电气功能**:单CC引脚连接$R_d$可满足电压检测条件 $$V_{CC} = V_{Src} \times \frac{R_d}{R_p + R_d}$$ 当$V_{Src}=3.3V$时,$V_{CC} \approx 0.25V < 0.4V$阈值[^4] - ✅ **协议支持**:USB PD通信通过单CC通道即可完成[^3] --- ### 二、关键限制与风险 1. **正反插失效** - 标准Type-C依赖双CC引脚(CC1/CC2)检测插头方向 - **单CC引脚将导致:** - ❌ 无法识别插头正反面(50%概率接触失败) - ❌ 插入后需手动调整方向才能通信 2. **兼容性风险** - 部分主设备严格检测双CC通道(如MacBook充电器) - 单CC引脚可能触发错误: - 设备反复连接/断开 - 降级为5V/0.5A基础供电(USB BC 1.2模式) 3. **违反设计规范** 引用[2]明确要求Type-C接口包含**2个CC引脚**[^2],单CC设计不符合USB-IF认证标准。 --- ### 三、工程实践建议 若必须使用单CC引脚设计: 1. **硬件设计** - 将CC1引脚通过$5.1kΩ$电阻接地 - 在PCB布局中**短接CC1与CC2焊盘**(强制双向连通) ```plaintext Type-C母座焊盘: ┌───┬───┬───┐ │CC1│NC │CC2│ → 将CC1与CC2焊盘用0Ω电阻或导线短接 └───┴───┴───┘ ``` 2. **软件补偿** - 在设备固件中忽略CC2状态检测 - 增加插入方向检测重试机制 3. **实测验证** - 使用USB PD协议分析仪(如Total Phase)监控$V_{CC}$电压 - 测试不同主设备(手机/笔记本/充电器)的兼容性 --- ### 结论 **仅CC1接$5.1kΩ$电阻可实现从设备识别,但会丧失正反插功能,且存在兼容性风险。** 建议在非认证设备或固定方向插拔的场景中使用,商用产品需严格遵循双CC设计规范[^2][^3]。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