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项管理的内容:
F 需求分析:确定待开发的信息系统应该“做什么”。
F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时所必须的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
F 项目可行×××报告:一般应包括投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组织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风险因素及对策。
(2) 建设方项目的立项:
F 立项申请书的编写、申报和审批
F 项目的可行×××
1. 初步可行×××:在项目意向确定之后,对项目的初步估计。
2. 详细可行×××:包括经济评价法、市场预测法、投资估算法和增量净效益法。
3. 项目论证:对拟实施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盈利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可控性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分析。
4. 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指项目在可行×××的基础上,由第三方(国家、银行或有关机构) 对项目进行评价、分析和论证,进而判断其是否可行的一个评估过程。
n 项目评估法和全局评估法
n 总量评估法和增量评估法
n 费用效益分析法
n 成本效用分析法
n 多目标系统分析法
5. 项目可行×××报告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
F 项目招标
1. 招标:
n 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n 招标程序;
n 制定招标文件;
n 制定招标评分标准;
2. 投标:1)编制标书;2)递交标书;3)标书的签收
3. 评标:
n 评标委员会由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的技术、经济等相关领域专家、招标人和 招标机构代表等 5 人以上单数组成;
n 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 2/3;
n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评标结果前必须保密;
4. 选定项目承建方:
n 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 30 日内,招标人和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
n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
(3) 承建方项目的立项:
F 项目识别:是承建方项目立项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选择投资机会、鉴别投资方向。
F 项目论证:
n 承建方技术可行性分析
n 承建方人力资源及其它资源配置能力可行性分析
n 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
n 项目风险分析
n 对可能的其他投标者的相关情况分析
? n 投标:获取招标文件、编写投标文件、参加投标活动
(4) 签订合同
F 合同谈判:在确定中标人后,即进入合同谈判阶段。合同谈判的方法一般是先谈技术条款,后 谈商务条款。
F 签订合同:投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 30 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shxke/69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