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芯片新功能:诊断癌症

IBM研发出一种纳米级芯片,可通过分析唾液和尿液在家自测癌症。该技术基于DLD,能筛选出20-110纳米范围内的癌症细胞。目前研究成果已发布在Nature杂志。

摘要:治愈任何疾病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当然是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早发现早治疗”已经是老生常谈,但要准确监测疾病又谈何容易?不过现在,IBM这枚小小的芯片就能够帮我们检测出癌症。IBM的芯片实验中心(“lab-on-a-chip”)日前宣布它们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患者只需要在家中就可以对自己的唾液和尿液进行分析,以进行“体检”。

IBM芯片新功能:诊断癌症

 

IBM芯片新功能:诊断癌症

 

根据IBM的说法,它们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纳米级DLD——一种基于液体样本对DNA进行癌症鉴别的方法。你可以简单把这项技术理解为玩柏青哥,但完成这一流程并不是靠运气,而是根据尺寸大小的筛选。

这一研究日前刊登在了Nature杂志上,由科学家Joshua Smith 及IBM生物及纳米级科技系统项目总监Gustavo Stolovitzky联合发起,目前已经能实现在癌症细胞处于潜伏期时成功检测。

Smith在接受IEEE采访时表示,

我们利用了IBM在硅纳米级技术的强大研究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医疗领域,目前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DLD测试。

这一技术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在医疗诊断上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此外,其专业壁垒很低,无需专业培训也能够进行自主操作,有利于普及民用。

在用于检测癌症之前,DLD用于分离寄生虫及其他物质。而现在,IBM把它缩小到了纳米级别,范围为20-110纳米的过滤方法就足以筛选出癌症细胞了。

虽然此技术还处于研究的早期阶段,而IBM的研究人员也表示,如果要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家中的自检,同样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

即使这项技术依然处于早期阶段,但如果能将成本降低下来,对于大众的早期疾病预防的确功不可没。

技术详情可以点这个视频观看,关于DLD的介绍,可以观看Nature的介绍。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一、数据采集层:多源人脸数据获取 该层负责从不同设备 / 渠道采集人脸原始数据,为后续模型训练与识别提供基础样本,核心功能包括: 1. 多设备适配采集 实时摄像头采集: 调用计算机内置摄像头(或外接 USB 摄像头),通过OpenCV的VideoCapture接口实时捕获视频流,支持手动触发 “拍照”(按指定快捷键如Space)或自动定时采集(如每 2 秒采集 1 张),采集时自动框选人脸区域(通过Haar级联分类器初步定位),确保样本聚焦人脸。 支持采集参数配置:可设置采集分辨率(如 640×480、1280×720)、图像格式(JPG/PNG)、单用户采集数量(如默认采集 20 张,确保样本多样性),采集过程中实时显示 “已采集数量 / 目标数量”,避免样本不足。 本地图像 / 视频导入: 支持批量导入本地人脸图像文件(支持 JPG、PNG、BMP 格式),自动过滤非图像文件;导入视频文件(MP4、AVI 格式)时,可按 “固定帧间隔”(如每 10 帧提取 1 张图像)或 “手动选择帧” 提取人脸样本,适用于无实时摄像头场景。 数据集对接: 支持接入公开人脸数据集(如 LFW、ORL),通过预设脚本自动读取数据集目录结构(按 “用户 ID - 样本图像” 分类),快速构建训练样本库,无需手动采集,降低系统开发与测试成本。 2. 采集过程辅助功能 人脸有效性校验:采集时通过OpenCV的Haar级联分类器(或MTCNN轻量级模型)实时检测图像中是否包含人脸,若未检测到人脸(如遮挡、侧脸角度过大),则弹窗提示 “未识别到人脸,请调整姿态”,避免无效样本存入。 样本标签管理:采集时需为每个样本绑定 “用户标签”(如姓名、ID 号),支持手动输入标签或从 Excel 名单批量导入标签(按 “标签 - 采集数量” 对应),采集完成后自动按 “标签 - 序号” 命名文件(如 “张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