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Scala IDEA 环境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Scala语言结合Android SDK进行应用开发,包括环境搭建、IDE选择、jar包下载、调试方法及使用scaloid框架节约代码量等步骤。通过调整Sbt配置,实现了sbt插件与IDEA的无缝集成,简化了开发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想搞android,scala又是我比较喜欢的语言,于是乎,就想搞个他们的结合体。

    搞这个环境被折磨了好久,从下载android sdk到IDE,再到版本兼容,基本上能碰到的问题都碰了个遍。

    先说android sdk的下载吧。

    为了多下载几个android platform,特意买了vpn。如果大家没有android的版本需求的话,直接去android developer里面下载最新版本即可(mac和win7使用同一家的vpn,win7被各种完暴),如果其他api版本例如 api11下载不下来的话,请放弃,要么找个人发给你也行。

    IDE的话,本人先用了scalaIDE ,再用了原生eclipse+scala插件,最后又尝试了android eclipse +scala插件,要么scala jar包不兼容,要么就不明所以的错误。最后只能用IDEA Community Edtion。

    接下来就是使用sbt下载jar包的问题了。由于刚开始是用的win7,即使挂上vpn,那个速度也不能忍受。最后的方案是,关闭vpn,用迅雷下载jar包,下载完了后,手动塞到特定的文件夹去。然后在使用 gen-idea命令的时候,会下载源码+javadoc,这个搞了半天也没关闭javadoc的下载,后来问了下老猪。

    在~/.sbt/sbt.sbt中  添加 transitiveClassifiers in Global := Seq(Artifact.SourceClassifier)

    执行命令 gen-idea sbt-classifiers  

    未测试过,但应该OK。

    用scala开发android的话,最好使用scaloid框架,它节约了不少代码量。至于如何节约,请参考https://github.com/pocorall/scaloid

    调试的时候,给idea下来了sbt插件,然后将make构建指令改为sbt的 android:package命令。

    即使不使用scaloid框架,也需要android-sdk-plugin https://github.com/pfn/android-sdk-plugin

    创建第一个scala android项目,在android-sdk-plugin 里已经又详细的介绍,这里稍微啰嗦一点。

    1.使用idea直接创建一个android项目。

    2.创建project文件夹,并添加两个文件,build.properties ,plugins.sbt 

    3.在plugins.sbt 里写你要以来的插件基本上,也就这两个

         addSbtPlugin("com.hanhuy.sbt" % "android-sdk-plugin" % "1.2.16")

         addSbtPlugin("com.github.mpeltonen" % "sbt-idea" % "1.6.0")

    4.在build.properties里面写入 sbt运行版本,例如 sbt.version=0.13.2

    5.在根目录上创建build.sbt

     

import android.Keys._

android.Plugin.androidBuild

name := "name"

scalaVersion := "2.11.0"

proguardCache in Android ++= Seq(
  ProguardCache("org.scaloid") % "org.scaloid"
)

proguardOptions in Android ++= Seq("-dontobfuscate", "-dontoptimize", "-dontwarn scala.collection.mutable.**")

libraryDependencies += "org.scaloid" %% "scaloid" % "3.4-10"

scalacOptions in Compile += "-feature"

run <<= run in Android

install <<= install in Android

   6.在sbt内运行 gen-sbt 

   基本工作就结束了。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myprogworld/blog/276868

基于数据挖掘的音乐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 需要一个代码说明,不需要论文 采用python语言,django框架,mysql数据库开发 编程环境:pycharm,mysql8.0 系统分为前台+后台模式开发 网站前台: 用户注册, 登录 搜索音乐,音乐欣赏(可以在线进行播放) 用户登陆时选择相关感兴趣的音乐风格 音乐收藏 音乐推荐算法:(重点) 本课题需要大量用户行为(如播放记录、收藏列表)、音乐特征(如音频特征、歌曲元数据)等数据 (1)根据用户之间相似性或关联性,给一个用户推荐与其相似或有关联的其他用户所感兴趣的音乐; (2)根据音乐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给一个用户推荐与其感兴趣的音乐相似或有关联的其他音乐。 基于用户的推荐和基于物品的推荐 其中基于用户的推荐是基于用户的相似度找出相似相似用户,然后向目标用户推荐其相似用户喜欢的东西(和你类似的人也喜欢**东西); 而基于物品的推荐是基于物品的相似度找出相似的物品做推荐(喜欢该音乐的人还喜欢了**音乐); 管理员 管理员信息管理 注册用户管理,审核 音乐爬虫(爬虫方式爬取网站音乐数据) 音乐信息管理(上传歌曲MP3,以便前台播放) 音乐收藏管理 用户 用户资料修改 我的音乐收藏 完整前后端源码,部署后可正常运行! 环境说明 开发语言:python后端 python版本:3.7 数据库:mysql 5.7+ 数据库工具:Navicat11+ 开发软件:pycharm
MPU6050是一款广泛应用在无人机、机器人和运动设备中的六轴姿态传感器,它集成了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这款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并提供设备的角速度和线性加速度数据,对于理解物体的动态运动状态至关重要。在Arduino平台上,通过特定的库文件可以方便地与MPU6050进行通信,获取并解析传感器数据。 `MPU6050.cpp`和`MPU6050.h`是Arduino库的关键组成部分。`MPU6050.h`是头文件,包含了定义传感器接口和函数声明。它定义了类`MPU6050`,该类包含了初始化传感器、读取数据等方法。例如,`begin()`函数用于设置传感器的工作模式和I2C地址,`getAcceleration()`和`getGyroscope()`则分别用于获取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 在Arduino项目中,首先需要包含`MPU6050.h`头文件,然后创建`MPU6050`对象,并调用`begin()`函数初始化传感器。之后,可以通过循环调用`getAcceleration()`和`getGyroscope()`来不断更新传感器读数。为了处理这些原始数据,通常还需要进行校准和滤波,以消除噪声和漂移。 I2C通信协议是MPU6050与Arduino交互的基础,它是一种低引脚数的串行通信协议,允许多个设备共享一对数据线。Arduino板上的Wire库提供了I2C通信的底层支持,使得用户无需深入了解通信细节,就能方便地与MPU6050交互。 MPU6050传感器的数据包括加速度(X、Y、Z轴)和角速度(同样为X、Y、Z轴)。加速度数据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静态位置和动态运动,而角速度数据则能反映物体转动的速度。结合这两个数据,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物体的姿态(如角度和角速度变化)。 在嵌入式开发领域,特别是使用STM32微控制器时,也可以找到类似的库来驱动MPU6050。STM32通常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更多的GPIO口,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控制算法。然而,基本的传感器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原理与Arduino平台相似。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基本的传感器读取,还可能涉及到温度补偿、低功耗模式设置、DMP(数字运动处理器)功能的利用等高级特性。DMP可以帮助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更高级的运动估计,减轻主控制器的计算负担。 MPU6050是一个强大的六轴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实时运动追踪的项目中。通过 Arduino 或 STM32 的库文件,开发者可以轻松地与传感器交互,获取并处理数据,实现各种创新应用。博客和其他开源资源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资源,开发者可以获得关于MPU6050的详细信息和实践指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