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性能测试修炼宝典 JMeter实战》—第2章 2.4节不同角色看性能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全栈性能测试修炼宝典 JMeter实战》一书中的第2章,第2.4节不同角色看性能,作者ROAD_TESTING软件测试组 组稿 , 陈志勇 , 马利伟 , 万龙,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2.4 不同角色看性能
图2-5是当前典型的系统性能涉及的方面,需要多个工种(有架构师、开发、系统管理员、DBA、测试等)一起协调才能完成工作,每个环节都可能是瓶颈,造成阻塞。相对于目前国内的IT软件部门环境,因为需要协调多部门,所以性能测试工作人员必须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对于各工作的知识有所了解也要求有一定的项目协调能力,来引导大家同心协力地完成此项复合任务,靠单人是不太可能完成如此具有挑战的工作。


0cc8e6d3387253e3e76e73812c0ad667736766f8

技术部门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角色,开发、测试、架构师、运维人员-(系统管理员、DBA)等。下面我们看看不同角度对于系统的要求。

1.黑盒测试的角度 
黑盒测试操作应用界面——数据请求经过网络发送——服务器前端接收处理——在DB server获取相关数据——前端处理后返回数据——应用界面收到数据响应下一步。

黑盒测试只关心应用程序的单步响应时间,性能好坏就看应用时间多少,也就是数据流经过服务器/服务器集群经过网络传输后往返的时间总和。

2.开发角度
(1)架构合理性

(2)数据库设计合理性

(3)代码

(4)系统里内存的使用方式

(5)系统里线程使用方式

(6)系统资源是否有恶性,不合理竞争

(7)作为一个开发人员,只关注功能的代码实现,很少有精力去关注数据库的设计,框架的设计是否合理,系统里内存的使用方式是否合理、系统里线程使用方式是否合理、系统资源会不会有可能存在不合理竞争。他们通常认为这些是架构师去考虑的问题,但是在我国普遍的中小软件公司,很少有去考虑这些事情。

3.系统管理员角度
(1)硬件资源利用率

(2)JVM

(3)DB

(4)换哪些硬件能提高系统性能

(5)系统能否支持7*24的服务

(6)扩展性,兼容性,最大容量,可能的瓶颈

(7)作为运维人员通常关注这套系统所有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一般关注这些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等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利用率情况,如内存是否有可用空间,CPU是否超过70%,网络是否通畅、I/O是否存在瓶颈。这些服务器和配置是否能支撑几个月甚至几年稳定无问题地运行这套系统。除此之外还考虑,随着公司业务的增大,吞吐量需求加大,是否增加服务器就可以等比例地提高系统的综合吞吐量。

4.性能测试的角度
(1)服务器硬件性能

(2)根据需求和历史数据制定性能目标

(3)建立性能通过模型

(4)对开发代码框架和硬件框架进行性能分析

(5)针对开发发布版本的基准测试

(6)执行软件性能验收及稳定性测试

(7)生产环境的配置和优化

(8)制定性能测试的测试用例

(9)制定性能测试的场景设计

(10)协调各部门配合

(11)特定的性能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