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器 yield

1. 生成器 只有在调用时才会生成相应的数据
 2 . 只记录当前的位置
3 . 只有一个__next__()

 

f = (x for x in range(10)) #一个简单的生成器 

print(f.__next__())

费波纳生成器(举例1)

def fib(max):

      n,a,b = 0, 0, 1

      while n < max:

           yeild b         #断点和返回数值

           a, b = b, a+b    # r = (b, a+b)    a = r[0]   b = r[1] 

            n = n + 1

        return '--done--'

g = fib(6)

print(g)  # 可以看出g 是生成器

while True:

         try:

             print(g.__next__())

          except StopIteration as e:

              print('not value',e.value)   # e.value = '--done--'

              break 

 

生成器包子(举例2)

def generate_baozi(name):

      print('%s准备吃包子了‘%name)

      while True:

               baozi = yield    #baozi 是一个[] 值

               print('%s 吃了 %s 个包子’%(name. baozi)        #产生了一个生成器

def consumer_baozi(name)

c = generate_baozi('A')     生成了一个生成器c

c1 = generate_baozi('B')    生成了一个生成器c1

c.__next__()              #运行一次生成器c 输出('%s准备吃包子了‘%name)

c1.__next__()            # 运行一次生成器 c2 输出('%s准备吃包子了‘%name)

for i in range(10):

        print('%s 准备好了包子‘%(name))

        c.send(i)  # 往生成器c传值

        c1.send(i)  #往生成器c1传值

 

consumer('alex')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y-love-is-python/p/9048074.html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金属氢化物(MH)储氢系统在燃料电池汽车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吸收/释放氢气的动态模型和热交换模型,结合实验测试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研究表明,低温环境有利于氢气吸收,高温则促进氢气释放;提高氢气流速和降低储氢材料体积分数能提升系统效率。论文还详细介绍了换热系统结构、动态性能数学模型、吸放氢特性仿真分析、热交换系统优化设计、系统控制策略优化以及工程验证与误差分析。此外,通过三维动态建模、换热结构对比分析、系统级性能优化等手段,进一步验证了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关键性能特征,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设计方案。 适用人群:从事氢能技术研发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为储氢罐热管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②推动车载储氢技术的发展;③为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量化依据;④优化储氢系统的操作参数和结构设计。 其他说明:该研究不仅通过建模仿真全面验证了论文实验结论,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参数优化建议,如吸氢阶段维持25-30°C,氢气流速0.012g/s;放氢阶段快速升温至70-75°C,水速18-20g/min。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安全考虑,如最高工作压力限制在5bar以下,温度传感器冗余设计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多尺度建模、新型换热结构和智能控制等方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