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造业创科基金28份申请获批 助提升工地生产力

香港政府设立10亿港元基金推动建造业创新,已收过百申请,28项目获批准。展出40项创新科技,如物联网智能安全帽、防撞双频警报系统、自动墙身批荡机等,提升工地安全与生产力。应用如混合实境技术,提高建筑检查效率。3D打印技术快速构建混凝土外墙。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中新网1月14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发展创新科技是世界大潮流,建造业亦与时并进。香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13日在网志撰文,表示特区政府设立的10亿港元 “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短短3个月已经收到过百份申请,其中28份已获批。

香港建造业议会“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CITAC)早前展出共40项创新科技产品,包括物联网智能安全帽、防撞双频警报系统及自动墙身批荡机等,有助提升工地安全和生产力。

“物联网智能安全帽”内置感应器,可实时监测工人的体温、心跳频率等,有关数据即时传送给地盘安全主任,可监测工友健康状况。

“防撞双频警报系统”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如有工友走进危险范围,机器驾驶室会发出警报,通知驾驶员停止操作机器,避免发生意外。

展品亦有不少是由当地初创企业或大学应用的技术,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应用的“混合实境”(MR)技术。戴上“HoloLens”眼镜,看建筑设施或构件时,相应的模拟影像和信息会显示在实物上,如管道属于水、气或电系统,尺寸及管内水流向,更便利检查和维修建筑设施。

也有不少展品是将工序机械化以提升生产力,例如自动墙身批荡机、多功能外墙加工机械人、动力外骨骼、动力搬运车等。

“自动墙身批荡机”能一次完成由地面至5米高的批荡工序;“3D打印建筑结构”技术可将混凝土材料从喷嘴内挤压出来,层层堆积成立体混凝土外墙,免却传统模板施工方法,中心展示的凉亭仅用3小时就完成打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