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 单例类只有一个实例
- 实例必须有自身创建
- 单例类中的成员无需是静态的,因为全局只有其一个实例
介绍
-
意图: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
主要解决: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
-
何时使用:当您想控制实例数目,节省系统资源的时候。
-
关键代码:构造函数是私有的。
-
优点: 1、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比如管理学院首页页面缓存)。 2、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比如写文件操作)。
-
使用场景: 1、要求生产唯一序列号。 2、WEB 中的计数器,不用每次刷新都在数据库里加一次,用单例先缓存起来。 3、创建的一个对象需要消耗的资源过多,比如 I/O 与数据库的连接等。
单例模式的两种实用的实现方式
双检锁/双重校验锁(DCL,即 double-checked locking)
JDK 版本:JDK1.5 起
是否 Lazy 初始化:是
是否多线程安全:是
实现难度:较复杂
描述:这种方式采用双锁机制,安全且在多线程情况下能保持高性能。 getInstance() 的性能对应用程序很关键。
代码实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复制代码
注:
- volatile是为了提醒编译器,被修饰变量可能会随时变化,每次读值时都需要从主线程取值,改变其值时,也要同步到主线程,保证每次读到的值都是当前的正确值;
- 延迟加载也称为惰性加载,即在需要时才进行加载,不进行预加载。例如长网页中延迟加载图像。用户滚动到它们之前,视口外的图像不会加载。这与图像预加载相反,在长网页上使用延迟加载将使网页加载更快。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以帮助减少服务器负载。
登记式/静态内部类
使用静态内部类实现
是否 Lazy 初始化:是
是否多线程安全:是
实现难度:一般
描述:这种方式能达到双检锁方式一样的功效,但实现更简单。对静态域使用延迟初始化,应使用这种方式而不是双检锁方式。这种方式只适用于静态域的情况,双检锁方式可在实例域需要延迟初始化时使用。 这种方式同样利用了 classloder 机制来保证初始化 instance 时只有一个线程,它跟第 3 种方式不同的是:第 3 种方式只要 Singleton 类被装载了,那么 instance 就会被实例化(没有达到 lazy loading 效果),而这种方式是 Singleton 类被装载了,instance 不一定被初始化。因为 SingletonHolder 类没有被主动使用,只有通过显式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时,才会显式装载 SingletonHolder 类,从而实例化 instance。想象一下,如果实例化 instance 很消耗资源,所以想让它延迟加载,另外一方面,又不希望在 Singleton 类加载时就实例化,因为不能确保 Singleton 类还可能在其他的地方被主动使用从而被加载,那么这个时候实例化 instance 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这种方式相比第 3 种方式就显得很合理。
代码实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复制代码
测试
Singleton.java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内部成员无需static,因为全局只有一个实例
private int count;
//静态内部类,当外部加载时,内部类不会加载,只有显示调用时,才会加载
//符合LazyLoading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构造函数私有化,在类外部无法进行实例创建
private Singleton() {
System.out.println("创建了");
count = 1;
}
//获取实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获得实例
Singleton singleton=SingletonHolder.INSTANCE;
//打印当前计数值
System.out.print(singleton.getCount()+" ");
//计数
singleton.Count();
//返回单例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publ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public void Count() {
count++;
}
}
复制代码
SingletonPatternDemo.java
public class SingletonPatter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不合法的构造函数
//编译时错误:构造函数 Singleton() 是不可见的
//Singleton object = new Singleton();
for(int i=0;i<100;i++){
new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uper.run();
Singleton.getInstance();
}
}.run();
}
}
}
复制代码
结果
创建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复制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