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
2013年京东的净营收为693亿元人民币,超过腾讯的604亿元、阿里巴巴的417亿元、百度的319亿元、小米的316亿元。
京东自己评的市值为222亿美元,相比百度的540亿美元、腾讯的1500亿美元及阿里号称千亿美元的市值来说还比较小。不过,相比百亿美元的360等其他互联网公司来说,京东的确跻身第四大互联网公司行列
互联网归根结底是“连接”,百度作为搜索引擎是“人连接信息”,腾讯作为社交平台是“人连接人”,阿里巴巴作为电商公司是“人连接商品”。京东本质上作为一家电商公司,也使解决“人连接商品”的问题。
在比较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时,业界普遍的看法是:百度是技术驱动型公司,阿里是市场和公关驱动型公司,腾讯是产品驱动型公司;各家公司把自身的核心优势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三极。
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在过去都有不少国际化尝试,但都谈不上成功;近一年来,各家公司积极走国际化道路,包括阿里收购了好几家美国公司,腾讯在大力向国外推广微信产品;百度思路不同,直接在美国建立研发中心,大手笔大规模招募美国科技人才,这种方式很有可能是推进国际化的更好方式。吴恩达加盟百度,透露出百度在BAT竞争中的差异化:从资本并购转向核心技术竞争;从国内人才争夺进入国际顶尖人才争夺。
盛大
与其看着各项业务的市场份额慢慢被蚕食,倒不如尽快脱手套现,把业务过手给那些有战略有布局的公司。
现在盛大整体市值不足18亿元。你可能很难相信,2004年,31岁的陈天桥凭借盛大在美上市,一举夺下中国首富的桂冠。7年后的2011年,盛大启动私有化,回购非陈氏家族的31.6%股份。2013年2月,家族企业盛大完成私有化
当时陈天桥破釜沉舟猛砸了200多万元代理了网络游戏《传奇》,然后拿着一纸合同说服电信和某公司赊给他宽带和机房.彼时,市面上的网络游戏大部分都很难操作,传奇奇迹般得凭借简单的操作和激烈的对战场景吸引了大量玩家,一炮而红。在这个过程中,盛大第一个.尝试了网吧充值系统,凭借这个系统盛大解决了玩家买点卡难的问题,借势将自己的游戏推广到了全国,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网游霸主.,接着凭借当时网游的巨大收入收购了起点、酷6、边锋等等互联网公司.早年,网易、九城、盛大还能竞争中共赢,把游戏市场做大。但是有数亿用户基础的腾讯涉足游戏市场并做大后,这一情况根本上被改变了。有个分析还算中肯,“腾讯可以通过旗下各种渠道将腾讯游戏直接推到用户面前,可以说在游戏营销和推广资源方面,腾讯站在了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并且不可复制,花钱也买不到。”再看盛大,第一是没有可与腾讯叫板的用户基础,第二是没有厉害的产品经理
盛大在网游方面也就传奇的代理最出名,后来呢?没有后来了;盛大的边锋很有名,但是后来也没有后来了;盛大文学很有名,但是也没有后来了,为什么会如此?说明他有投资眼光,但是具体运作上还是火候不足,被别人超越了。
盛大正逐步转型为投资控股公司,目前在着手实现去互联网化。阿里进军游戏行业,出于对腾讯频频搅局阿里优势领域的忌惮,而游戏属于腾讯的核心收入来源,对腾讯核心业务发起进攻,意图“围魏救赵”,属于战略性防御行为。如若阿里有意,可以想象一个边跑边甩掉互联网业务包袱的盛大,正在向资本市场狂奔而去,经济系学生陈天桥也终将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商业业态。或许比起互联网,他更懂的是投资。
京东与阿里巴巴
阿里本质上是一家虚拟商业地产公司,靠出租铺面来收取租金(佣金),同时出售广告来获取收入,而自己不介入商品买卖和物流服务中。而京东则不然,京东本质上是一家零售公司,一家做供应链的公司,很大程度上自己做买进卖出(自营模式),而且自己做物流,雇佣了近2万快递员,做着送货的物流服务。
腾讯目前被认为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京东将成为腾讯跟阿里巴巴对决的最大武器。除了将自身的电商业务划给京东外,还将为后者提供微信渠道发展移动电商。眼下,京东商城有约18%的订单来自移动设备。
京东模式跟美国的亚马逊很像。京东商城出售自营商品,保留了很大的库存,而且拥有庞大的配送和物流网络。这意味着京东必须为仓库和运货卡车等基础设施付出高昂的代价。
而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看起来跟ebay类似,主要充当了消费者与卖家之间的中介,所以盈利能力很强,运营成本远低于京东。阿里巴巴的利润率高的惊人,该公司2013财年前9个月的营业利润率达到48%,就连硅谷巨头都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