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原理 ~ sql执行

本文详细解析了SQL执行的具体过程,包括连接器、分析器、优化器和执行器的角色及功能,阐述了查询语句从解析到返回结果的全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减少storage和server层的交互来优化执行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 普通sql执行的具体过程
1 连接器
  管理连接,权限验证
2 分析器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
   比如 数据表和数据列是否存在, 别名是否有歧义,是否符合标准sql语法等
3 优化器检测
   执行计划生成,索引选择
4 执行器
   1 判断是否拥有操作权限->这里包含更为复杂的权限验证,比如触发器,存储过程等
   2 执行sql,返回结果集到客户端
5 存储引擎层
  存储引擎层提供和server端进行交互的读写接口,存储真正的数据
注意
  1 本文不考虑查询缓存的情况,因为现在线上数据库都建议关闭查询缓存,8.0已经删除查询缓存功能
  2 执行器如何执行sql取值的
  调用 InnoDB 引擎接口取这个表的每一行,重复逻辑判断,存储符合条件的值在内存,最后将符合结果的集合返回到客户端
二 查询语句的执行
 select查询过程(重点)
  1 storage层根据成本优化器选择出的索引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出的数据行返回给server层
  2 server层针对返回的数据,使用后面的where条件过滤,直到返回最后一行,得出结果
server-read->engine-index_filter->server-where_filter->client(无ICP)
server-read->engine-index_filter->engine_index(2)_fliter->server-where_filter->client(ICP)
核心思想
 1 减少storage和server层的交互
 2 sql语句中花费时间最多的便是storage和server层的交互

 3 sql语句是逐行扫描确定的

 具体过程  

  1 server根据where条件 通过innodb api接口 让innodb层进行条件过滤,然后再返回到server层进行二次判断,是逐条扫描返回.由于客户端的设计,等待全部查询完才会展示给用户

三 返回结果

     1 mysql是边读边发的,比如1千万数据,mysql服务端是不用保留全部的结果集的,根据参数net_buffer_length规定的大小,写满net_buffer后就通过网络接口发送,然后再清除,继续写入,以此类推

                  server  data写入buffer,通过socket send buffer推送

                  client  通过 socket receive进行接收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anhuangpai/p/9957834.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