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开发时热加载

我们开发代码的时候,如果没有热加载,每修改一次代码,都需要重新wepack打包才能生效。所以热加载在开发中是很有用的功能。

1、安装热加载需要的包。

热加载需要用到一个包。

n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dev-server

2、启动webpack-dev-server。

执行webpack-dev-server命令启动,如果显示“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那就全局安装一下webpack-dev-server。

webpack-dev-server

启动之后,运行如下。实际上就是在nodeJs启动了一个http服务器,并且运行了webpack命令把我们的项目打包了一下。但是打包后生成的文件并不存在本地。而是放在了服务器内存中。

142009_L1d1_2601303.png

访问 http://localhost:8080/ 可以看到当前文件夹和文件。如下:

142815_aCdh_2601303.png

实际上我们访问http://localhost:8080 默认时服务于根路径下的index.html ,也就是先找

http://localhost:8080/index.html,找不到就打开我们的文件结构。

3、配置webpack.config.js。

建立一个index.html,作为访问http://localhost:8080的时候打开的文件。内容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est</title>
    <script src="bundle_app.js"></script>
</head>
<body>
<div id="box1"></div>

<div id="box2"></div>

</body>
</html>

这里bundle_app.js是打包之后的js。要和webpack.config.js的配置一直。并且不加文件路径。正式环境中引用如下,需要加路径。这个是开发时候热部署和生产环境不一样的地方。

<script src="./bundle_app.js"></script>

index.html我们放在dist/js下面。如下:

143333_B4J0_2601303.png

因为访问http://localhost:8080 默认时服务于根路径下的index.html ,也就是先找

http://localhost:8080/index.html。所以我们要配置一下webpack.config.js。改变这个默认路径指向我们的index.html。需要增加下面的配置:

devServer:{
    contentBase:"dist/js"
}

完整的webpack.config.js如下:

const path = require('path');//node内置的模块,用来设置路径

// 因为我们整个js文件被node封装在一份方法中运行。__dirname是node调用方法时传递进来的,表示当前目录。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js/app.js',//entry 配置当前项目的入口文件
    output: {                //output 配置输出
        filename: 'bundle_app.js', //输出的文件名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js') //输出的路径 resolve拼接一个目录,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css结尾的文件,用style-loader、css-loader来处理。
                use: [
                    {loader: 'style-loader' },
                    {loader: 'css-loader'}
                ]
            },
            {
                test: /\.(png|jpg|gif)$/,  //图片用下面loader来处理
                use: [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limit:10240  //小于10K的图片,使用base64来加载。
                        }

                    }
                ]
            }
        ]
    },
    devServer:{
        contentBase:"dist/js" //webpack-dev-server默认服务于根路径下的index.html,contentBase可以改变这个默认值
    }
};

 

4、重启webpack-dev-server。

重启后,在访问http://localhost:8080/,就可以看到我们需要的结果。

144635_u4vl_2601303.png

5、改变文件。

改变css文件。在不重启webpack-dev-server的情况下。在访问http://localhost:8080/,可以看到改变生效。也就是热加载生效。每次改文件之后,我们马上刷新浏览器就能看到改变的结果。这里我把背景色改为蓝色。

145021_kNuc_2601303.png

 

6、注意事项。

如果webpack.config.js中配置了publicPath这个属性,那无论开发环境还是正式环境,在引用打包好的js时,应该用 publicPath+filename的路径,如下就应该使用.

<script src="js/bundle_app.js"></script>

152525_Pe0E_2601303.png

注意上面的3个目录:

1、contentBase  这个是引导webpack-dev-server,找到index.html.

2、output中的path,这个是打包之后生成文件的目标目录。

3、publicPath 这个会影响html中引用js的路径。比如上面引用时,需要js/bundle_app.js。

当配置中有publicPath属性时,如果发布到生产环境,常用做法并不是去改js的引用。而是需要把打包生成的文件全部复制到publicPath对应的文件夹中。

其他内容:可以查看官网文档。比如可以改变8080端口。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kunBlog/blog/163401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