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APM大讲堂 | Metrics, Tracing 和 Logging 的关系

本文探讨了分布式追踪、统计指标与日志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维恩图解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场景,强调了它们在监控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编者按】这是在 OpenTracing 和分布式追踪领域内广受欢迎的一片博客文章。在构建监控系统时,大家往往在这几个名词和方式之间纠结。
通过这篇文章,作者很好的阐述了分布式追踪、统计指标与日志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Peter Bourgon 原作: Metrics, tracing, and logging

译者:吴晟

正文

今天,我很荣幸的参加了 2017 分布式追踪峰会(2017 Distributed Tracing Summit), 并和来自 AWS/X-Ray,
OpenZipkin, OpenTracing, Instana, Datadog, Librato,以及其他更多组织的同仁进行了愉快的沟通和讨论。
其中一个重要的论点,是针对监控项目的范围和定义的。作为一个分布式追踪系统,应该管理日志么?从不同角度看来,到底什么是日志?如何通过一张图形象的定位这些形形色色的系统?

总体说来,我觉得我们是在一些通用的名词间纠结。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图表来定义监控的作用域,使各名词的作用范围更明确。 我们使用维恩图(Venn
diagram)来描述 Metrics, Tracing, Logging 三个概念的定义。他们三者在某些情况下是重叠的,但是我尽量尝试定义他们的不同。如下图所示:

Metrics 的特点是,它是可累加的:他们具有原子性,每个都是一个逻辑计量单元,或者一个时间段内的柱状图。
例如:队列的当前深度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计量单元,在写入或读取时被更新统计; 输入 HTTP 请求的数量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计数器,用于简单累加;
请求的执行时间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柱状图,在指定时间片上更新和统计汇总。

Logging 的特点是,它描述一些离散的(不连续的)事件。
例如:应用通过一个滚动的文件输出 Debug 或 Error 信息,并通过日志收集系统,存储到 Elasticsearch 中;
审批明细信息通过 Kafka,存储到数据库(BigTable)中;
又或者,特定请求的元数据信息,从服务请求中剥离出来,发送给一个异常收集服务,如 NewRelic。

Tracing 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在单次请求的范围内,处理信息。 任何的数据、元数据信息都被绑定到系统中的单个事务上。
例如:一次调用远程服务的 RPC 执行过程;一次实际的 SQL 查询语句;一次 HTTP 请求的业务性 ID。

根据上述的定义,我们可以标记上图的重叠部分。

当然,大量的被监控的应用是具有分布式能力(Cloud-native)的应用,逻辑处理在单次请求的范围内完成。因此,讨论追踪的上下文是有意义的。
但是,我们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监控系统都绑定在请求的生命周期上的。他们可能是逻辑组件诊断信息、处理过程的生命周期明细信息,这些信息和任何离散的请求时正交关系。
所以,不是所有的 Metrics 和 Log 都可以被塞进追踪系统的概念中,至少在不经过数据加工处理是不行的。又或者,我们可能发觉使用 Metrics 统计数据,对应用监控有很大帮助,例如 Prometheus 生态,可以量化的实时展现应用视图;相应的,如果我们将 Metrics 统计数据强行使用针对 Log 的管道来处理,将使我们丢失很多特性。

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开始对已知的系统进行分类。如:Prometheus,
专一的 Metrics 统计系统,随着时间推移,也许会进化为追踪系统,进而进行请求内的指标统计,但不太可能深入到 Log 处理领域。ELK 生态提供 Log 的记录,滚动和聚合,并在其他领域不停的积累更多的特性,并集成进来。

另外,我发现通过维恩图的方式展现三者关系时,会正巧展现出一个附加效应。在这三个功能域中,Metrics 倾向于更节省资源,因为他会“天然的”压缩数据。相反,日志倾向于无限增加的,会频繁的超出预期的容量。(有另一篇我写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查看,译者注:未翻译)。所以,我们可以在图上,绘制出容量的需求趋势,Metrics 低到 Logging 高,
而 Trace 可能处于他们两的中间位置

也许,这不是最完美的方式描述这三者的管理,但我从会议现场收到的反馈来看,这个分类还是相当不错的:随着三者的关系越清晰,我们越容易建设性的讨论其他问题。如果你尝试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定位,你可能也需要这张图,在讨论中,澄清产品的位置。

OneAPM Li 智能日志分析平台可以实时收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及应用的海量日志,实时搜索,实时分析,洞悉日志价值。想阅读更多技术文章,请访问 OneAPM 官方技术博客
来源:http://blog.oneapm.com/apm-te...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监控系统中MetricsTracingLogs的作用及实现方式。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定义它们在可观测性中的角色。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Prometheus主要是处理Metrics,ELK处理Logs,而Tracing有像Zipkin、Jaeger这样的系统。接下来,我需要分别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然后说明它们的实现方式,同时结合引用中的例子。 首先,Metrics是量化指标,用于系统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控。比如CPU使用率、请求成功率等。Prometheus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它定期采集数据,适合预警趋势分析。引用1提到Prometheus专注于Metrics,可能未来会扩展到Tracing,但不太涉及Logs。这部分需要强调Metrics的实时性聚合能力。 然后是Tracing,用于追踪请求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流转。比如一个用户请求经过哪些服务,每个步骤耗时多少。引用23提到分布式链路追踪系统如Zipkin、Jaeger,它们通过生成唯一ID来跟踪请求路径。这里需要说明Tracing如何帮助定位延迟问题,特别是在微服务架构中。 Logs是详细的文本记录,用于事后分析。ELK栈(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是处理日志的典型例子,引用3提到ELK记录、滚动聚合日志。需要强调Logs的结构化集中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日志排查具体错误。 接下来是三者如何协作,引用2指出整合MetricsTracing、Logs可以提供全面的可观测性。例如,当Metrics显示响应时间增加,可以用Tracing找到慢请求,再用Logs查看详细错误。这部分需要说明三者互补的关系,以及统一平台如Grafana的作用。 实现方式方面,需要分点列出每个指标的工具流程。比如Metrics用Prometheus收集,Tracing用Jaeger,Logs用ELK。同时,引用4提到在构建监控系统时容易混淆这些概念,所以要明确区分它们的不同用途。 用户可能还想知道如何选择工具,或者如何整合这三者,所以相关问题部分可以涉及这三者的比较、集成方法、选型考虑因素等。比如问题3可能让用户思考如何设计监控系统,问题4可能引导他们考虑数据关联的挑战。 最后,确保回答符合系统指令,使用正确的中文LaTeX格式,没有使用Markdown,引用标注正确。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关键点,比如Metrics的聚合、Tracing的上下文传播、Logs的结构化处理,以及引用中的例子是否恰当融入。</think>### 监控系统中 MetricsTracing Log 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 1. **Metrics(指标)** - **作用**: Metrics 是通过量化指标(如计数器、测量值、直方图等)反映系统运行状态的聚合数据。它们用于实时监控系统健康度,例如 CPU 使用率、请求响应时间、错误率等。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可预测潜在问题并触发告警[^1][^2]。 - **实现方式**: - 使用工具如 Prometheus 定期采集指标数据,存储为时间序列数据库(TSDB)。 - 通过仪表盘(如 Grafana)可视化数据,结合告警规则(如 Alertmanager)实现异常检测。 - 示例代码(Prometheus 指标定义): ```python from prometheus_client import Counter, Gauge request_count = Counter('http_requests_total', 'Total HTTP requests') cpu_usage = Gauge('system_cpu_usage', 'Current CPU usage percentage') ``` #### 2. **Tracing(追踪)** - **作用**: Tracing 用于追踪单个请求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完整生命周期,定位跨服务的性能瓶颈或错误根源。例如,分析微服务调用链中的延迟分布或异常传播路径[^4]。 - **实现方式**: - 使用分布式追踪系统(如 Jaeger、Zipkin)生成唯一 Trace ID,并在请求链路中传递上下文。 - 通过 Span 记录每个服务节点的操作耗时、状态元数据。 - 示例 Trace 结构: $$ \text{Trace} = \{\text{Trace ID}, \text{Spans: [Span1, Span2, ...]}\} $$ 其中每个 Span 包含: $$ \text{Span} = \{\text{Span ID}, \text{Parent ID}, \text{Start Time}, \text{Duration}, \text{Tags}\} $$ #### 3. **Log(日志)** - **作用**: Log 记录系统运行时的详细事件信息(如错误堆栈、用户操作),用于事后根因分析审计。例如,通过日志排查数据库连接失败的具体原因[^3][^4]。 - **实现方式**: - 使用 ELK 技术栈(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实现日志收集、存储查询。 - 结构化日志格式(如 JSON)提高可读性,例如: ```json { "timestamp": "2023-10-01T12:00:00Z", "level": "ERROR", "message": "Database connection failed", "service": "user-service", "trace_id": "abc123" } ``` #### 4. **三者的协同关系** - **场景示例**: 当 Metrics 显示某服务错误率上升时,通过 Tracing 定位到具体请求链路,再结合相关 Logs 分析错误详情(如网络超时或权限问题)[^2]。 - **实现整合**: 使用统一平台(如 Grafana Loki 关联 Logs Prometheus Metrics,Jaeger 集成 Trace 数据)实现多维数据联动分析[^3][^4]。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