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ANSYS CFX 14.0超级学习手册》一书中的第1章,第1.4节,作者: 高飞 , 李昕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4 CFD软件结构及常用的CFD软件
ANSYS CFX 14.0超级学习手册
CFD商用软件往往将复杂的CFD过程继承,通过一定的接口,让用户快速地输入问题的有关参数。
1.4.1 CFD软件结构
所有的CFD商用软件均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与之对应的程序模块常简称为前处理器、求解器和后处理器。
1.前处理器
前处理器用于完成前处理的工作。前处理环节是向CFD软件输入所求问题的相关数据,该过程一般是借助与求解器相对应的对话框等图形界面完成的。在前处理阶段用户进行以下工作。
(1)定义所求问题的几何计算域。
(2)将计算域划分成多个互不重叠的子区域,形成由单元组成的网格。
(3)对所要研究的物理和化学现象进行抽象,选择相应的控制方程。
(4)定义流体的属性参数。
(5)为计算域边界处的单元指定边界条件。
(6)对于瞬态问题,指定初始条件。
流动问题的解是在单元内部的节点上定义的,解的精度由网格中单元的数量所决定。一般来说,单元越多,尺寸越小,所得到的解的精度越高,但是所需要的计算机内存资源及CPU时间也相应增加。
为提高计算精度,在物理量梯度较大的区域,以及我们感兴趣的区域,往往要加密计算网格。在前处理阶段生成计算网格时,关键是要把握好计算精度与计算成本之间的平衡。
目前在使用商用CFD软件进行CFD计算时,有超过50%的时间花在几何区域的定义及计算网格的生成上。
可以使用CFD软件自身的前处理器来生成几何模型,也可以借用其他商用CFD或CAD/CAE软件提供的几何模型,另外,指定流体参数的任务也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