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又盘桓一日,时间指向了5月3日上午。我收拾好东西,踏上了此次行程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大理。
大理,古时又称南诏国。早在天龙八部中,我就对这座城市好生仰慕。书里将大理描绘的如仙境一般。而那琴剑棋酒,英雄美人,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
出了大理火车站,便有很多人上前询问要不要用车,如果想自由自在的玩。可以考虑在火车站门口打车或坐公交车去大理古城。不过大理古城经过多年开发,已成一“景点”。城中不时有穿着民族服装的白族导游带着游客在城中观赏。
在来到云南之前,就听说云南十八怪之七牛奶做成片片卖,心想牛奶怎么能做成片呢?
四处打听了之后发现……原来牛奶片片是一个叫“乳扇”的小吃。
据说是人民路上的乳扇较为正宗,于是买了张地图找人民路,四下一看,果然有个乳扇的小店。于是欣欣然尝了起来。里面居然有玫瑰糖,口感有点像糖煎饼,但又比糖煎饼鲜嫩很多。
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种奶酪。用牛奶制成。乳白色,片状,成卷,状如折扇,故得名乳扇。生吃、干吃、油炸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与云腿等材料一起用于烹调。切碎后也加进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里饮用。
走到大理城西面稍等,客栈通知的车子便来接人。下一站,便是今日下榻之所——大理的双廊。
沿着洱海一路前行,倒别有一番味道。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看着洱海,心里总是一种莫名的高兴。虽然起的太早略显疲倦,被湖风一吹却是没有什么睡意。
司机先把我们带到了双廊的严家大院,见识正宗的白族三道茶。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一遍喝茶一边欣赏着白族的传统表演
好茶喝过,美女也看过了。该好好研究这个大院了。
严家大院是一座有多院套连起来的深宅大院,走进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是“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画,花木摇曳,令人满目生辉。进了过厅是“四合 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曲径通幽之后是别有洞天的又一个“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最深的后院则悄然伫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内设地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环境幽雅别致。
我国其他地方的民居常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不过这与大理地理条件有关。
在经过大门时,突然看到屋檐两侧各有一只兔子。于是好奇起来,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能领悟其中寓意:)
屋檐上的兔子
从大院出来,感觉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不管是院中的工作人员还是环境。
在街上稍微溜达了一圈,继续坐车往客栈地方奔去。
在大理城和白族自治洲附近四处可见“风花雪月”几个字。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意思,心想当地人也忒浪漫了。问了当地的司机和导游,原来……
云南的风花雪月是指大理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所谓“下关风”,是因下关位于垭口,风季时狂风呼啸穿街扫巷,一出下关,则风烟寥寥,不见稻浪。而“上关花”,据大理府志记载:“山茶树高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应十二月,过闰月则多一瓣,俗以先人遗种,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其地名之”。苍山山势雄伟,南北长42公里,上有十九峰、十八溪,山顶积雪终年不化,银装素裹璀璨夺目,这便是“苍山雪”;洱海清澈如镜,宜泛舟漫游,每当皓月当空,苍山银峰粼粼闪烁,银光月色交相辉映,白族渔姑出没于波光树影之间,这就是“洱海月”。
正在琢磨呢,车已到站。
“住有情调的客栈”,“看海”,“晒太阳”,“发呆”,是双廊生活的标签。既来此,怎能不入乡随俗?
客栈着落在洱海之畔一个美不胜收的半岛之上,对面能看到南诏风情岛。
地图中的A点是南诏风情岛
放下行李,迫不及待跑到码头上去拍照。湖边清风拂面,水波鳞鳞。附近就是天龙寺。《天龙八部》中,大轮明王鸠摩智曾在此与寺内高僧大打出手。段誉也因此机缘巧合习得六脉神剑。
躺在甲板上望着天空,什么烦恼都没了。
常居此,无所求……
傍晚跑去洱海沿岸的酒吧一条街闲逛,又跑到杨丽萍艺术酒店附近拍照。美景当前,晚风习习,让人好不惬意。
东临碣石 以观洱海
晚上在镇上逛罢,回客栈时居然迷路。
村里没啥灯火,绕了一大圈才找到。时5月初,天气渐热。进屋发现全身是汗,遂洗了个澡,上塌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