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知道的Hacker News

本文解析了HackerNews作为社会性新闻网站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聚焦于其内容质量、开放性、社区互动机制以及背后的YC背景。通过数据揭示了成为HN热门内容的关键因素,包括有效的话题选择、互动参与度提升策略以及如何利用评论区促进讨论。此外,还对HN的UI设计进行了展望,并强调优质内容始终是其核心竞争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人们真正注意到你的时候,不是第一眼看到你站在那里,而是发现过了这么久你居然还在那里。”

Paul Graham 在《黑客与画家》中备受推崇的一句话。Paul Graham 是 硅谷创业之父,Y Combinator联合创始人。但在 Paul Graham 的博客上他是这样朴实的介绍自己:“散文作家,程序员和投资者”。我想在同样是出自 Paul Graham 之手的 Hacker News 上用到这句话。Hacker News从2007年2月创建至今,在互联网从业者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定是因为站得够久。

Why Hacker News

Hacker News 一开始被称为 Startup News ,这两者恰如其分的囊括了HN的主旨。HN 是由 Y combinator
创建的关于计算机黑客和创业公司的社会化新闻网站。现今不少最新的东西都是通过它传到世界各地,到 twitter,到微博…

很难有类似的网站能超过HN,HN 来自 YC 旗下,YC无疑是在全球最受关注的孵化器,因为红杉资本、Dropbox, Airbnb(其实 Airbub 一开始是被其他VC拒绝的,还好有 Paul 的费力游说)这些明星Startup 公司而更加备受推崇。

Hacker News 一直是开放注册,没有任何盈利企图,当然在YC的背景下也无需盈利。对YC来说,HN的唯一目的是用来吸引、培养一批优秀的创业者。因此HN可以完全抛开盈利,专注 Hacking和Startup 这一内容主题上,很少有网站能如此专注,知乎不能,Quora也不能。持续优质的内容,让 Hacker Nerw 站得更久,YC旗下众多优质创业公司,这些公司本身就是极佳的一手新闻来源,员工也会提供和推荐优质的内容。Palm Graham 和他的粉丝也经常活跃在HN上。其可评论机制,给用户提供了充分的讨论空间,加上评论的筛选机制,使得更好的内容和评论更容易被发现,Quora 和知乎也采用这用了这种机制,观点的碰,能快速学习到一些东西,甚至有些评论比原文更加精彩。

How to become popular on Hacker News

国外一数据公司通过提取HN2010年到2015年,包含1,163条,900用户,从680个来源的数据,得出了以下内容。
主要来源:
图片描述

关键词统计:
图片描述

HN的每条内容,包括标题,作者,来源,up-points和评论。在不考虑文章主题内容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基本操作能让其受到更多的关注。

  • 发布一篇文章后,首先ponit;
  • 由发布者提交评论;
  • 在post的标题中最好包含一些能体现hacker’s words ,如“Google”,“Startup”,“program”等

没有 points 和 comments 的post 容易无人问津,就连HN的管理员都建议在发布文章后,发布者提交评论,通过评论去引导,触发讨论,最终将结果引向你的期望。

Redesign Hacknews

最近twitter上流传着一个UI设计师重新设计的HN,当然这只是一个第三方的设计稿,Y combinator会不会采纳还是个未知数。

图片描述

Hacker News 能如此长久的出现在视野中,必然还是依靠优质的内容。

“如果有人说UI比内容重要,那么你唯一需要的做的就是,甩他一脸Reddit.”

注:本文为 UPYUN 程序猿 rkd 原创内容,转载需经过作者授权,同时保留署名和原文链接。
数据来源:http://insightmine.com/hacking-y-combinator/
Hacker News本身也是开源的,为什么还要做iNews?初衷是什么? 赵戈戈:Hacker News从功能和内容本身上来说是个很好的应用,我们最初也是想从开源入手 —— 直接使用,不过HN是甚于Arch实现的,我们对Arch 并不熟悉,所以决定自己写,以便功能扩展。 关于初衷。从产品上讲,要从我和搭档 @sofish说起。我们都是苹果的忠实用户,经常会互相分享一些应用,久而久之也就萌发了这个念头:做一个分享苹果新闻和应用的社区,对于苹果在中国这几年设备数据大增,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们有同样的需求,于是就开始做了;从技术上讲,它的结构类似于Hacker News,而外观应该更漂亮,并且要适合移动应用阅读。最终我们动手实现了它,并上线了http://inews.io。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做到期望值,但最起码迈出了第一步;从程序本身来讲,上线了一段时间后,很多朋友看到都希望在自己站点上使用,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寻求使用并提供建议,基于我们对开源的开放态度,最终决定放出来给大家使用。 iNews 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 赵戈戈:iNews基于PHP,使用Mysql存储,phpmig进行数据库版本管理。框架上,后端采用了我自己写的Restful框架 Pagon来开发,前端使用了@sofish的 typo.css, validator.js等开源库。第一版本上线前我们希望从最基本的功能开始,上线 > 快速迭代。整个开发过程非常快,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实现了。后续做了些优化和修复就上线了。在服务上我们也采用一些不错的第三方服务:用SendGrid发送邮件,用NewRelic做应用监控,用Dropbox做数据库备份等等。 这里再补充一点:从技术选型上,技术适应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强迫自己使用的是PHP 、Node或者Ruby等。选择基于PHP的Pagon这个框架,让我们可以更快速实现iNews.io的功能。 总共有几名开发人员?这种UGC项目的技术难点和重点是什么?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赵戈戈:只有我和搭档@sofish两个人。开源之后应该会陆续会有一些同学加入,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一些同学在一起开发。对于iNews来说,技术上基本没太多难点,主要有几个点需要关注:安全性、性能、易用、适配(Responsive)、社会化接入等。 安全性主要是XSS和数据库过滤。Pagon框架已实现自动XSS处理的,只要开启了safe_query 的选项,在模板渲染的过程中会自动做XSS过滤。数据库方面使用的一个paris库,它本身使用PDO来处理SQL,PDO本身会对数据进行转义处理再存入。 性能其实是个很泛的话题,iNews.io数据样本太少,还不好看出性能到底如何,就目前的平均输出时间来看只有30ms左右,前端方面使用Google Pagespeed测试是:移动,85/100;桌面 95/100;这比很多网站分数都要高。高性能跟逻辑简单和实现方法都有关系,如果需要很好的性能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我这里先简单说PHP的基本观点:代码越简单越好,不要使用太多魔术方法,尽量使用PHP 内置的方法,使用最新的稳定版5.4,服务器安装APC扩展,使用Nginx FPM模式运行PHP。其次Pagon框架本身开发过程也对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代码质量和性能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这也是应用性能的基础。在数据库方面只做了索引优化来达到更好的查询性能。性能还涉及到很多,做为一个刚初出茅庐的应用来说还没有足够完善也不需要把性能放到第一位,在这里就先不说还没有做到的。 而在前端,跨终端适配应该是现代应用最应该做的支持。@sofish 在这一块有很多的研究,所以我们的 iNews 是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很好的访问的。 社会化接入这块其实也并不是什么难点,只需要有很好的封装就可以解决问题,重新开发代价稍大。我觉得 PHP 第三方认证的库都做的很一般,但还是有个opauth的第三方认证库,封装有点凌乱,但凑合着能用。如果是Node的话,这一块有很多很不错的库,比如everyauth和passport,如果PHP社区可以像Node社区一样活跃那问题就可以更好解决了。 iNews在内容推荐上采用了什么样的机制或算法? 赵戈戈:iNews最初是参照Hacker News的算法来做的,后期将评论也加入了权重。因为觉得对于这种社区来说,评论是很重要的一块,评论代表着交流,有交流就证明内容的价值有可能存在,如果只有“顶”才算权重,那激烈的讨论可能会显得不太公平。但若是每个评论的权重和每个“顶”的权重一样,又显得不太合理,“顶”是认可的意思,评论是交流的意思,所以评论应该稍低于“顶”的权重,这样做才比较合理。最终是这么来做的。 iNews 有哪些创新性的东西? 赵戈戈:如果说创新的话,我想提一个设计模式:MOVE。应该有不少人看到过过这个设计模式,摒弃了MVC传统老套的做法。采用了Model、Operator、View 和 Event 来梳理编码流程。其中 Operator可能是大家最不解的一个地方,其实也是最具创新意义的地方,Opeartor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操作器。Opeartor的出现摈弃了控制器重用性和代码混杂的局面,将每个操作都拆分成一个独立的操作器,组织成一个树形的流程来封装使用,对于编码流程来说是一个梳理。iNews里面有一些对操作器的浅显理解和实现,但并没有完全使用操作器来做,还是主要使用MVC作为基础,这种尝试会慢慢变得成熟,并可能逐步完全采用这种模式来开发。 标签:iNew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