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突围” 移动医疗产业加速试水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对60名测试者的健康数据进行了监测,包括心率、血氧含量等指标,并成功帮助部分测试者发现了2型糖尿病的早期迹象。这项研究表明,可穿戴医疗设备能有效提高疾病的预测与诊断效率。

近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可穿戴医疗传感器的相关研究。研究人员表示,整个实验数据证明了便携式生物传感器除了能在症状出现前预测疾病,也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了参考数据,提升精准医疗的诊断速度和准确率。此次研究的详细结果已发表在上周出版的国际生物杂志《PLOS Biology》上。

该研究团队让60位测试者分别戴上1个至8个便携式生物传感器,对心率、血液含氧量、皮肤温度、睡眠、卡路里消耗等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得出每个人的健康基线范围值,如果测试过程中数值偏离健康基准线,说明该测试者出现了特定的健康问题。此次试验帮助12位测试者发现有2型糖尿病的前兆。

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现阶段在工业、智能汽车、医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近几年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可穿戴医用设备的销售数量急速上升,不间断监控身体各项数据将使医生和患者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和预防。未来生物传感器市场份额有望超越工业传感器,市占率也将快速提升。

近年来可穿戴辅助传感器技术频获突破。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官网近日消息,其开发了一种可穿戴辅助传感器,用以帮助视觉障碍人士。该传感器搭载VTT研制的雷达系统,通过类似蝙蝠超声波的方式向用户四周发射无线电波,再以震动和语音反馈告知用户前方障碍物。无独有偶,科技网站Patently Apple消息,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苹果公司一项健康医疗的可穿戴设备专利,其搭载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追踪使用者心率和血压测量。

健身运动类以及诊断检测类可穿戴医疗设备均依靠各类传感器技术实现。生物传感器除了对人类健康管理发挥巨大作用外,未来在精准医疗市场也将不可或缺。全球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arketsandMarkets预计,到2020年全球可穿戴传感器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6.5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30%。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