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什么叫存储:
sessionStorage 和 localStorage
Html5新增了两个本地存储数据,分别是sessionStorage 和 localStorage. 浏览器支持程度如下:
注意:IE8 及 以上都支持 web storage。 sessionStorage: 将数据保存在session对象中,所谓session,指用户浏览某个网站时,从进入网站到浏览器关闭的这段时间,也就是用户浏览这个网站所花费的时间。 生命周期:指只在当前的窗口有效,打开一个新的同源窗口,或者说重启浏览器都失效。 数据大小:可以保存5MB甚至更多。
localStorage: 将数据保存在客户端本地的硬件设备(通常是指硬盘,但也可以是其他硬件设备),即使浏览器被关闭了,该数据依然存在,下次打开浏览器访问网站时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数据保存是按不同的浏览器分别进行的,也就是说,如果打开别的浏览器,是读取不到在这个浏览器中保存的数据的。 生命周期:数据一直保存在硬盘中。持久性保存(但是不同的浏览器保存的数据,是不能通用的)。 数据大小:可以保存5MB甚至更多的数据。
cookie 与 sessionStorage 及 localStorage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在客户端存储数据,且是同源的。 区别: 存储大小不一样;cookie存储数据最大只能为4kb,而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可以保存5MB甚至更多数据。 Cookie数据始终在同源的http请求中携带,即cookie在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来回传递,而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不会自动发给服务端,仅在本地保存。
数据有效期不同;sessionStorage仅在当前浏览器窗口未关闭之前有效(同源的新窗口不生效),localStorage仅在当前的浏览器下永久生效(不同的浏览器不能共享数据),不管关闭了 重新打开的 还是生效的。Cookie只在设置的cookie过期时间之前一直有效,即使窗口或者浏览器关闭,或者打开新的同源窗口。
作用域不同;sessionStorage不在不同的浏览器窗口中共享,即是同一个页面,localStorage在所有的同源窗口(子域之间不能共享数据,不支持改domain,可以用postMassage)中都是共享的(只在相同的浏览器下),cookie在所有的同源窗口(子域之间可以把各自的domain改成和主域一样来实现共享数据)都是共享的(仅在同一个浏览器中)。
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他们都拥有相同的方法;
- setItem存储value 用法:.setItem( key, value),代码如下: localStorage.setItem(key,value):将value存储到key字段
- getItem获取value 用法:.getItem(key) 代码如下: localStorage.getItem(key):获取指定key本地存储的值
- removeItem删除key 用法:.removeItem(key),代码如下: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删除指定key本地存储的值
- clear清除所有的key/value 用法:.clear(),代码如下: localStorage.clear(); 清除所有的数据(firefox除外) 它将删除所有同源的本地存储的localStorage数据 而对于Session Storage,它只清空当前会话存储的数据。 sessionStorage也有上面一样的方法;
只要能序列化成字符串就能存在storage里面,图片可以用canvas的drawImage嵌入图片,再用 toDataURL转为路径字符串存起来。如下图:
手动控制localstorage的过期控制:
indexedDB(以前叫做Web Sql)
虽然Html5已经提供了功能强大的localStorage和sessionStorage,但是他们两个都只能提供存储简单数据结构的数据,对于复杂的Web应用的数据却无能为力。逆天的是Html5提供了一个浏览器端的数据库支持,允许我们直接通JS的API在浏览器端创建一个本地的数据库,而且支持标准的SQL的CRUD操作,让离线的Web应用更加方便的存储结构化的数据。
移动端支持的比较弱一些,移动端主要支持web sql,但是W3C已经不再维护web sql
以下是Web Sql的基本用法和API:
操作本地数据库的最基本的步骤是: ● 第一步:openDatabase方法:创建一个访问数据库的对象。 ● 第二步:使用第一步创建的数据库访问对象来执行transaction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设置一个开启事务成功的事件响应方法,在事件响应方法中可以执行SQL. ● 第三步:通过executeSql方法执行查询,当然查询可以是:CRUD。 接下来分别介绍一下相关的方法的参数和用法。 (1)openDatabase方法:
//Demo:获取或者创建一个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不存在那么创建之 var dataBase = openDatabase("student", "1.0", "学生表", 1024 * 1024, function () { });
openDatabase方法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不存在,它还可以创建数据库。几个参数意义分别是: ● 1,数据库名称。 ● 2,数据库的版本号,目前来说传个1.0就可以了,当然可以不填; ● 3,对数据库的描述。 ● 4,设置分配的数据库的大小(单位是kb)。 ● 5,回调函数(可省略)。 初次调用时创建数据库,以后就是建立连接了。 (2)db.transaction方法可以设置一个回调函数,此函数可以接受一个参数就是我们开启的事务的对象。然后通过此对象可以进行执行Sql脚本,跟下面的步骤可以结合起来。 (3)通过executeSql方法执行查询。 ts.executeSql(sqlQuery,[value1,value2..],dataHandler,errorHandler) 参数说明: ● qlQuery:需要具体执行的sql语句,可以是create、select、update、delete; ● value1,value2..]:sql语句中所有使用到的参数的数组,在executeSql方法中,将s>语句中所要使用的参数先用“?”代替,然后依次将这些参数组成数组放在第二个参数中 ● ataHandler:执行成功是调用的回调函数,通过该函数可以获得查询结果集; ● 4,errorHandler:执行失败时调用的回调函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