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何时方能走出补贴的“襁褓”?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初期高度依赖政府补贴。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光伏补贴政策的不同模式及现状,指出补贴资金缺口日益扩大的问题,并探讨了补贴减少对光伏产业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路径。

“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古文中,“襁褓”喻指婴儿时期,而形容光伏行业可能略显不妥,但更深层次来看,光伏行业如今所处阶段,又何尝不是依赖补贴反哺的“婴儿期”呢?

光伏发电成本高于传统能源,早些年,西方国家为应对环境问题、能源危机,通过推动光伏行业的发展,来缓解能源问题。

回看国外光伏补贴政策,大概分为三类:一是补贴安装光伏系统,日本采用此方法;二是补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德国、西班牙等国采用;三是如美国加州那样,同时运用以上两种方法。

对于光伏行业的补贴机制,中国也在沿用,对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分别实行标杆电价和直接补贴。但不断攀升的装机量已使得补贴资金捉襟见肘,资金缺口存在“寅吃卯粮”现象。

此前,仅2012年以前的缺额就高达100亿元。2013年征收标准虽然有一次上调,但是在火电上网电价下调的趋势下,依然出现严重拖欠,以至于2013年8月以后至今并网的项目都没有拿到补贴。

我们了解到,国家一共发放了五批可再生能源补贴,最后一批在2014年8月份发放,补贴的项目是2013年8月底前并网的项目。今年上半年,仅光伏补贴就已拖欠了200亿元。

江苏有7家光伏企业31个项目被拖欠7.99亿元发电补贴。在这31个项目中,无锡一家新能源企业就占到了8成左右,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从当下的市场处境来看,光伏市场的推动能否顺利进行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补贴能否及时发放,如若长期拖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无论补贴是高是低,发电企业拿不到补贴,那都是纸上空谈,毫无实际意义。

未来光伏项目装机规模的扩大,对补贴资金的需求将呈现滚雪球式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每年的用电量是否能够相应增加,则需要受宏观经济增速等多种因素影响。换句话说,以现有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来看,资金缺口可能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光伏行业发展的“襁褓”阶段离不开补贴?

2014年光伏发电量仅占全国总量的0.46%,发展空间巨大。但当前光伏发电每千瓦时成本虽已降至0.7元左右,仍是国内大部分地区约每千瓦时0.38元脱硫煤电标杆上网电价的近两倍。显然,如果没有补贴,光伏电站就不具有投资价值。

另外,国家鼓励发展光伏行业,一个重要原因是之前欧美“双反”、出口受阻,需要解决上游产品消纳,促进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换言之,补贴发电端也是扶持光伏制造企业。

现阶段来看,光伏产业发展初期补贴是必须,最终取消补贴也是必然。

国家对光伏的补贴就像母亲哺乳期对婴儿的母乳喂养,最终小孩必须长大成人独立生活。 喝着补贴的“奶”时间段终究不会太长。削减补贴对光伏产业来说并非是坏事,光伏产业市场化程度提高,将倒逼光伏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竞争中实现有序健康发展。

光伏补贴的目的最终就是没有补贴,最终光伏行业走上平价上网阶段。这就需要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工艺水平上不断创新,进而达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实现平价上网的时代,走出光伏行业的“襁褓”时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