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龟蛇二山之间,1957年10月大桥的贯通,使人们数千年盼望长江“天堑变通途” 的梦想成为现实,也使长期分割的武汉三镇连为一体,从此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广线,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跨越长江天堑的伟大胜利。
——到2007年,也就是明年就是大桥建成50年了。

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5年9月,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全长1670.4米,其中正桥长1155.5米,两端引桥长514米,正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木结构梁桥,上层公路路面宽达18米,可以并行行使六辆汽车、两侧设有人行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八墩九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八个桥墩除第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桥梁工作者所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全长只有3里多路啊,比我想象中要短一点,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走过去还是很辛苦的咧,如果按照步行的平均速度,半个小时就可以走过去了。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筑设计,极富中国民族建筑的特征,在桥面两侧,是铸有各种飞禽走兽的齐胸栏杆;大桥的两侧是对称的花板,内容多取材于我国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有“孔雀开屏”、“鲤鱼戏莲”、“喜鹊闹梅”、“玉兔金桂”等,极具民族气息在大桥两端是高约35米的桥头堡,从底层大厅至顶亭,共七层,桥头堡的堡亭为四方八角,上有重檐和红珠圆顶,桥头堡内有电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大厅之中有建桥英雄群像大型泥塑展列其中,供游人观看、欣赏,追忆逝去的岁月,感触英雄的博大气概——要收费的,几次我都没有进去。
——我从小就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数清楚大桥的栏杆上到底有多少只凤凰,但是每次都是坐车匆匆而过,匆匆而数,总觉得没有数清楚,找机会一定要去圆了这个童年梦想;桥头堡里面还有东西啊~现在才知道,我还以为只是一个电梯而已,所以看到要收费没有进去的。
与武汉长江大桥一并落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和观景平台,他们与武汉长江大桥相互依偎,碑高6米,重20余吨,南面镌有***同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观景平台则是游人赏长江、看大桥的最佳位置之一。
——还有个纪念碑阿~看来改天要去找找看了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亮丽的风景和历史的丰碑。但是我们这些生活在江城的人们,到底有多少真正地关注过他?曾经无数次在上面来来回回,但唯一留下的印象,就只是上面特别容易堵车,而且一旦堵上,往往都是几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的事情,怎一个烦字了得,如果是冬天还稍微好点,如果在夏天,暴晒的太阳,拥挤的车厢,火爆的武汉人……天知道会发生些什么~
不过今天,我尝试从另外的角度来观察它,把它作为一个男人,欣赏他雄浑的魅力和磅礴的气势

把它作为一个女人,欣赏她端庄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

把它作为一个老者,看看他岁月的沉淀,听听他深沉的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