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最早的万兆以太网标准出现在
2002
年:
802.3ae
标准。万兆以太网最初是利用光纤传输
10G
bps
的数据流。原来的期望是相比于千兆网络,将带宽扩大
10
倍,但是成本只增加
3-4
倍。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部署,发现距离
3-4
倍的目标相当遥远。这极大地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比如在
2006
年万兆的光交换机端口的发货量只有
30
万,相比同时期
1000Base-T
每个月就有
5-6
百万端口的发货量。为了加快这项技术的应用,降低成本,以及满足将来以太网的发展,必须发展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但早期发展的基于双绞线的
10GBase-CX4
仅能支持
15
米
长度的应用,而且通用性也无法令人满意。所以在
2002
年末,
10GBase-T
委员会主席
Mr. Brad Booth
召集了一次会议,提出了发展基于
100
米
双绞线应用的万兆以太网新标准。经过了
4
年的讨论和发展,最终在
2006
年颁布了
10GBase-T
标准。
|
1990
|
2000
|
2006
|
2012
|
核心交换网
|
100Mbps
|
1Gbps
|
10Gbps
|
100Gbps
|
汇聚层
/
工作区
|
10Mbps
|
100Mbps
|
1Gbps
|
10Gb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