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封装变化
2.1 设计模式之鹄的
这里说明一下:鹄的gǔdì〖bull's-eye〗∶箭靶的中心;练习射击的目标(请参见http://zidian.teachercn.com/gu/Word_5649.html)
设计模式是“封装变化”思想的最佳阐述。无论是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型还是行为型模型,归根结底都是寻找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变化”,然后利用抽象的方式对这些变化进行封装。......封装变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变化,或者说是寻找变化。
创建型模式的目的就是封装对象创建的变化。
结构型模式,它关注的是对象之间组合的方式。
行为型模式关注的是对象的行为。该类型的模式需要做的是对变化的行为进行抽象,通过封装达到整个架构的可扩展性。
2.2 如何封装变化
这里说明一下,这里我只列举出各个章节的标题。
2.2.1 封装用户请求的变化
2.2.2 封装对象创建的变化
2.2.3 封装算法实现的变化
2.3 依赖注入
依赖存在于模块外部,而对象的创建又是必需的。我们需要利用相关技术将外部的依赖注入到模块中,这就是所谓的“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