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这次过年回来,把两年之前看过的这本书又带回了杭州,两年前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切都不以为然。自己也没有多么在意书中写的一些东西。但是在两年之后的今天我再次看的时候,我似乎开始有了敬畏感。通过心智的力量来提升自己,使自己得到一定的解放。书中又一章中提到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把这本书里的主人公作为例子讲述了通过对没件事情的记录,去把握自己的时间观念。这本书是我在年前特别注意到的,但是却在两年之前已经跟我有过擦肩而过的时候, 这种感觉无以言表,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我有些责怪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好好的去珍惜,去认真的看这本书。它让我开始动脑子,思考很多问题。 其中还是一个很早之前就想过的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你活着是为了什么? 先别晕,这个问题的答案,和我们需要不需要读这本书有关。 每种答案都有合理的原因。关于人生的问题,本来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消极无所追求虚无主义,还有及时享乐派。 但是如果你的答案是为了享乐,得过且过,并且不想改变的话,那就没必要读这本书了。

我呢?我是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感恩。当把我投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我的警惕感会迅速提升,有动力去做很多事情以求自保,但是一旦走到了某个点后,就是维持现状了。 淡泊的人生,偶尔出现点惊喜,是不是就是我所追求的呢?赚很多钱,享受生活,那又怎么样?很快你就会老去,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是你的。 既然现在就能够随心而动,率性而为,享受人生,为何违背心的本意,约束自己?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纠结于时间到底用到什么地方?即使我节省下来,我用以做什么呢?甚至,我为何要读那么多书?为何要学那些似乎用不上的技能呢? 把每天的时间分配精确记录在本子上,连偶尔的发呆做白日梦都觉得不应该,是时间的朋友还是被时间驱赶的奴隶? 似乎,管理时间都是那些所谓的忙得不可开交的成功人士应该做的事情。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缺乏对时间管理的动力,也许正是因为潜意识里,没有想清楚——管理时间所用何事? 这个周末,看完那本书,在写这些文字之前,我歪躺在床上,想着我周末如何过,要不要轻松一下,打开电脑,继续看电视,我心里涌起了一些“罪恶感”。

那些我明明是“享受”过的时间,为何没留下什么印象?那些大块大块被我打发走的时间,我做了什么事?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一定也曾经有过像我一样的感受:越是无所事事,越是疲惫。特别在事后回想的时候,会有驱走不了的罪恶感。那些能够短暂给我们舒适与享受的东西,有时稍不注意就占了上风。

于是突然想到——随心而动,或许是无错的。 但是,如果心本身就是错的呢?如果我们的心并无目标,仍在懵懂状态呢? 道家常说: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佛语有云:一念成佛 一念成魔。所以,太放纵我们的“心”而不加束缚,即使走错了,也茫然不知。 我反思到,以前用来打发时间的很多手段,都不是最聪明的。在享受轻松安逸的时候,预知到这可能是未来生活的成本。它也让我领悟到,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在轻松安逸的“打发时间”中没有罪恶感——只要这是规划好的“享受”,而不是无节制的随意的,当时很痛快,事后很后悔的。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不要纠结答案了,不论是虚无主义或者及时享乐主义,我们都是要好好地活着,这才对得起这只有一次的人生。

什么是好好活着?

财富,名誉,地位,这些是无法跟随我们的,也是无法强求的,但是心灵的丰富却是会伴随我们终老的。 工作,不是为了老板,不是为了公司,而是为了自己的价值有一个机会得以实现,为了自己而工作。活着,也不是为了别人眼里自己的光荣,而是为了发现自我。 如果我们能够把养儿育女,孝敬父母作为自身的需要而不是责任的话,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满足感。 感知自己的需要,感知自己的梦想,感知自己的能量,充分利用你所拥有的:容貌,智力,才情,时间,去做充实心灵,探索人生,丰富人生的事情。 将原本一样长度的人生,活得更加有内容,有层次,有深度,有影响力,减少“能为而无为”的遗憾。

有的人,活一辈子,就是一辈子。

有的人,同样活了一辈子,却相当于别人多活了好几辈子。

有的人,年老的时侯,对着膝下的孙子孙女念念叨叨去讲着书上的或者别人的故事。

有的人,他自己的故事就精彩纷呈,讲也讲不完。

你要是想让你的人生多几个层次—— 你可以去学画画,或者学音乐。不求结果,画画无论好坏,一旦接触,就会发现你的眼睛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原本平淡无奇的颜色多了很多丰富的层次,新发芽的树苗都会让你啧啧赞叹,你眼里发出的光芒无人可知来源,那又怎么样?你是为了自己。 学什么都不会浪费的。只要你摆脱功利之心,无心栽柳柳成荫。 可以学一门新的语言——英语,德语,日语,拉丁语,或者计算机语言,世界又给你开放了更多的窗口。 认识并维持更多的富有营养的朋友——通过他们去了解世界,探索人生。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远比我们成功,需要处理的事情多而棘手,同时还生活与工作平衡得完美,他不步履匆匆,有时还可闲庭漫步,天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时间长度或许是一样的,但是质量大不相同。

你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丰富而从容吗?

那么推荐你也读读这本书吧——《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不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而是引导我们如何通过管理自我,从容与时间成为朋友。

这不是为一些成功人士或者精英们写的书,他们已经不需要。我们这些有点思想,有点追求,有点理想的,偶尔有点迷茫需要坚定下来的大多数,才会真正从中受益。

书摘:

  1.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除了看得见的相貌、身材、出身、财富之外,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智力量的差别
  2. 心智力量的不同,最终会使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与另外一些人相比可能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3. 做事的原则: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4.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5.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6. 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7. 不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8. 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的你,生活会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9. 心智开启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
  10. 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便会指使我们的那个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遗忘——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
  11. 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
  12.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因此发生转变
  13. 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EOF-

写于2014-02-09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duwbf/p/6202032.html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与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与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一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类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类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与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