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变化——社交网络时代的企业转型之道》一支持大众参与

本文探讨了社交网络时代企业如何通过开放社交化流程增强竞争力。强调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社交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文章还讨论了企业领导者如何通过示范作用促进社交文化的建立。

本节书摘来异步社区《拥抱变化——社交网络时代的企业转型之道》一书中的第2章,作者: 【美】Sandy Carter 译者: 侯德杰 责编: 赵轩,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支持大众参与

拥抱变化——社交网络时代的企业转型之道
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能融入你的社交化流程?因为如果你的员工、合作伙伴甚至客户全都能够积极利用社交化手段帮你解决问题的话,你的公司必然会更具竞争力。

在鼓励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积极参与方面,你的员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旦大家都能够积极参与时,你便能够很容易地提升你的品牌力量,提高你的客户满意度,创造出新的思路和新的销售渠道。例如,Josh Bernoff和Ted Schadler所著的《创新推动者》(Empowered)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Leonard Bonacci的故事,Leonard Bonacci开发了一个GuestAssist程序,这最开始是一个专门针对费城老鹰队球迷的文本发布管理系统,如果球迷有什么问题,可以编辑内容发送到一个与自己座位号相对应的号码,这样相关人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全面推广到了整个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我们的社交化实施方案应允许所有人都能参与,对于过去​​的网站内容发布平台来说,只有网站管理员具有发布内容的权限,而对于现在出现的社交网络平台,你可以选让任何人都能够为你创建内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犯一些错误,他们总想着要给员工们限定一个基调,对员工的社交行为进行干预。Peggy Dau曾在她的博客中写道:

“惠普公司虽然鼓励员工们参与网络社交,但同时也给他们设定了一些条条框框。那是真正的鼓励参与吗?我经常会去浏览惠普公司的博客,并关注着他们的Twitter信息,我发现他们虽然很多内容很有趣,而且也能看得出来大家都非常小心谨慎。”

这样的一个实施方案仅仅是一个开始,然后你必须要与你的员工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信任关系,因为人们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你是不是完全信任他们,是不是真正想实施社交化手段。另外,对于各种措施手段,你不能仅仅是挂在嘴边,同时也需要亲自去实践,你的员工们需要得到一个积极的带动,他们需要看到自己的同事和领导都的在做同样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一点,虽然同样是“参与”,但是CEO的“参与”与业余金融分析师的“参与”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没错,社交过程我们需要民主,但同样也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不同人所发表的言论对企业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我们以比尔·马里奥特(Bill Marriott)为例,他的目标职责是新客户管理与危机管理。作为万豪集团的CEO,他发自内心地撰写着自己的博客,他的博客策略不仅带动了销售,而且还对付了来自报刊上的种种谎言,他的观点甚至可以算是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延伸。事实上,这位77岁的CEO在他的一篇博客里写道:“这没什么特别的,我只不过是把博客当成是我倾听客户心声、与客户交谈的一种媒介。”

2008年11月26日,IBM公司的内部博客系统的访问量达到了一个峰值,这一天,IBM公司的CEO山姆·帕米斯诺(Sam Palmisano)首次使用公司的博客系统,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发表博客,而是在别人的博客中进行了评论,另外,他所评论的不是其他企业高管,而是“数据集成服务”的程序开发员。他的评论对公司有着非凡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他以实际行动向IBM公司的所有员工发出了一个信号,我们的CEO愿意与所有员工一起透明、公开地参与社交活动。

既然公司的CEO都在使用博客,不难想象,社交型CEO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现在真正能做到积极参与的CEO却不多,殊不知,作为一个社交型CEO,就必须得积极参与,并且与广大受众有一个适当的沟通接口。Forrester公司的CEO乔治·考勒尼(George Colony)在博客访谈中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有20%的CEO将会积极投身社交化活动,在10年内这个数字会逼近50%,他还接着说,以后公司的董事会在选择CEO的时候,会将其社交活跃程度作为考虑因素。

支持大众参与指的是允许所有的个体都能够自由的去思考,去表现,去采取行动,让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工作、做出决策。确保大家能融入你的社交型企业,是你必须得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公司要强化人们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要考虑给那些积极参与者一定的奖励回报。在最近一次的“国际妇女界技术大会”上,对于那些掌握了特定网络社交技术手段的用户,我们将为他们颁发相应的“虚拟”勋章,而这样的虚拟勋章会显示在他们的电子邮件页脚、博客或者其他网络平台上面。在IBM公司内部,同事之间可以通过一个程序彼此进行奖励,我们称之为BlueThx(如图2.2所示),员工们可以将自己所获得的BlueThx奖励和表彰显示在他们的个人档案页面上。


2

(1)普通用户端(全平台) 音乐播放核心体验: 个性化首页:基于 “听歌历史 + 收藏偏好” 展示 “推荐歌单(每日 30 首)、新歌速递、相似曲风推荐”,支持按 “场景(通勤 / 学习 / 运动)” 切换推荐维度。 播放页功能:支持 “无损音质切换、倍速播放(0.5x-2.0x)、定时关闭、歌词逐句滚动”,提供 “沉浸式全屏模式”(隐藏冗余控件,突出歌词与专辑封面)。 多端同步:自动同步 “播放进度、收藏列表、歌单” 至所有登录设备(如手机暂停后,电脑端打开可继续播放)。 音乐发现与管理: 智能搜索:支持 “歌曲名 / 歌手 / 歌词片段” 搜索,提供 “模糊匹配(如输入‘晴天’联想‘周杰伦 - 晴天’)、热门搜索词推荐”,结果按 “热度 / 匹配度” 排序。 歌单管理:创建 “公开 / 私有 / 加密” 歌单,支持 “批量添加歌曲、拖拽排序、键分享到社交平台”,系统自动生成 “歌单封面(基于歌曲风格配色)”。 音乐分类浏览:按 “曲风(流行 / 摇滚 / 古典)、语言(国语 / 英语 / 日语)、年代(80 后经典 / 2023 新歌)” 分层浏览,每个分类页展示 “TOP50 榜单”。 社交互动功能: 动态广场:查看 “关注的用户 / 音乐人发布的动态(如‘分享新歌感受’)、好友正在听的歌曲”,支持 “点赞 / 评论 / 转发”,可直接点击动态中的歌曲播放。 听歌排行:个人页展示 “本周听歌 TOP10、累计听歌时长”,平台定期生成 “全球 / 好友榜”(如 “好友中你本周听歌时长排名第 3”)。 音乐圈:加入 “特定曲风圈子(如‘古典音乐爱好者’)”,参与 “话题讨论(如‘你心中最经典的钢琴曲’)、线上歌单共创”。 (2)音乐人端(创作者中心) 作品管理: 音乐上传:支持 “无损音频(FLAC/WAV)+ 歌词文件(LRC)+ 专辑封面” 上传,填写 “歌曲信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