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价值取决于解决问题---企业最讨厌“评论家”
前面的文章,介绍了企业存在问题的必然性(平常心看待企业出现的问题)和面对问题的三种人并介绍了不愿开口的一类人(沉默是金不如开口为银)。本节将简单分析另一类人的现象:“聪明的评论家”。
评论家型人物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知识渊博,通晓事理,无论什么事情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所在,做出冷静透彻的判断。中国有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他在局外作为旁观者,必然会看的更清楚些,给人感觉就懂得比其他人多、会的比其他人多。但是这类聪明人,能很快能找到问题点的评论家型人物在企业内部的评价如何呢?你大概认为他们应该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吧?
答案恰恰相反。企业并不喜欢“评论家”,甚至是特别讨厌。就像两个人下棋的时候一样,最不受欢迎的人是谁?就是场边的那些参谋。虽然那些参谋看的很清楚,但是站在一个下棋者的立场,却觉得那些在旁边唧唧歪歪指手画脚的参谋极其令人厌烦。他们虽然有时说的很对,但下棋者还会不经意地涌起一股逆反心理甚至上升为怒火,如果忍不住了,也许还会爆粗口说些发泄的话。这点下过棋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企业不喜欢评论家的原因几乎与此一致。评论家们经常会刺激到员工的感情,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消极和负面的气氛,甚至会导致企业划分派别出现“不和谐”。
这些评论家不做任何事情,逢事必定评论一番,这里有问题,那里做错了,但只是动动嘴皮子,真正做事情的人却成了他们尖锐批评的目标。别人都在努力的工作,只有这类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样的人哪个企业会欢迎呢?企业真正需要的不是评论家,而是能干实事的人,不是思想超前的哲人,而是真正能带领大家做事的人。
问题不出在这类人具备过人的评价能力本身,如果他们能凭借看清全局的本领更加用心地把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好,并想办法去影响和改变其他人,那么这个人反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们不去行动。评论家们经常在退后一步的位置上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出现,品头论足的态度才是企业不能接受他们的真正原因。这类人实际上是“假聪明”!
评论家们大多某些方面比较突出,聪明且很有眼力,面试时能够得到很高的分数。他们知道企业喜欢什么样的回答,以及同样的问题A公司的面试官想要什么答案,B公司的面试官喜欢什么样的答案。一旦录用了这种面试中的问题对答如流的“面试达人”后,默默地叫苦不迭的企业很多。
评论家们要想改变现状也很简单,只要抛弃以前的傲慢和对失败的恐惧,真正去做一些实事就行了。
如果说评论是语言的美学,那么企业需要的是成果的美学。也就是说,企业不需要太多的语言,需要行动,需要拿出成果。企业称这些能拿出成果的人为“务实性人才”,这类人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智慧人”。
2010-09-13完成:职业价值取决于解决问题 ---终结篇:做解决问题的专家
(写本文时,旁边放了本《什么样的人企业永不放弃-猎头公司CEO的20个忠告》,提炼了部分文字然后融入了我个人的思想,但是尊重他人劳动的成果,特作说明)。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byteh/38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