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
设\(G = <V, E>\), 若\(E*(E^{\star} \in E)\)中任何两条边均不相邻, 则称E为G中边独立集, 也称E为G中的匹配(Matching)
若在E中加入任意一条边所得集合都不是匹配, 则称E为极大匹配
边数最多的匹配称为最大匹配
通俗的来讲,就是选出一些边,使得任意两个边没有公共顶点。
点支配集
定义 支配与支配集设图\(G = <V, E>\),\(V^{\star} \subseteq V\), 若对于任意\(v_i \in V - V^{\star}\),存在\(v_j \in V^{\star}\),使得: \((vi, vj) \in E\), 则称\(v_j\)支配\(v_i\), 并称\(V^{\star}\)为\(G\)的一个支配集;
若支配集\(V^{\star}\)的任何真子集都不是支配集, 则称\(V^{\star}\)是极小支配集
顶点数最少的支配集称为最小支配集;
通俗的来讲,就是一个点,要么是在\(V^{\star}\),要么是与\(V^{\star}\)相邻。可以相邻
然后最小支配集就是选出符合上述条件的集合中元素最少的。从从属关系上来看,最小支配集是极小支配集的一种。一定要搞清楚极小****是不可拆分的,最小***是最少点数的,也就暗示了同样不可拆分qwq。
支配集的性质
- 若\(G\)中无孤立顶点(度数为\(0\)的顶点),则存在一个支配集\(V^{\star}\),使得\(G\)中除\(V^{\star}\)外的所有顶点也组成一个支配集(即\(V - V^{\star}\)也是一个支配集)。
这条性质就是类似于反支配的意思,不过是有前提的。
- 若G中无孤立顶点(度数为\(0\)的顶点),$ V_1^{\star}\(为极小支配集,则\)G\(中除\)V_1^{\star}\(外的所有顶点也组成一个支配集(即\)V – V1^{\star}$也是一个支配集)。
上面这就是反支配的一种条件。自我感觉是类似与二分图两部分点互相支配的味道。
点独立集
设图\(G = <V, E>, V^{\star} \subseteq V\), 若\(V^{\star}\)中任何两个顶点均不相邻,
则称\(V^{\star}\)为\(G\)的点独立集, 或称独立集
若在\(V^{\star}\)中加入任何顶点都不再是独立集, 则称\(V^{\star}\)为极大点独立集
顶点数最多的点独立集称为最大点独立集
最大点独立集的顶点数称为点独立数。
覆盖与点覆盖集
设\(G = <V, E>\),\(V^{\star} \subseteq V\), 若对于任意\(e \in E\),存在\(v \in V^{\star}\), 使得:$ v\(与\)e\(相关联, 则称\)v\(覆盖\)e\(, 并称\)V^{|star}\(为\)G\(的点覆盖集或简称点覆盖 若点覆盖\)V^{\star}\(的任何真子集都不是点覆盖, 则称\)V^{\star}$是极小点覆盖;
顶点个数最少的点覆盖称为最小的点覆盖
最小点覆盖的顶点数称为点覆盖数。
简单来说,就是点盖边,和点支配集(点盖点)类似。所有的边至少有一个端点在所选的点覆盖集中。同样\(V^{\star}\)中的点可以相邻。
点支配集、点独立集、点覆盖集之间的联系
- 定理: 设\(G = <V, E>\)中无孤立点,则\(G\)的极大点独立集都是\(G\)的极小支配集。逆命题不成立(即极小支配集未必是极大独立集。
- 一个独立集是极大独立集,当且仅当它是一个支配集。
- 定理: 设\(G = <V, E>\)中无孤立点, \(V*(V^{\star} \subset V)\)为\(G\)的点覆盖,
当且仅当\(V-V^{\star}\)为\(G\)的点独立集。
推论:设\(G\)是\(n\)阶无孤立点的图,则\(V^{\star}\)是\(G\)的极小(最小)点覆盖,当且仅当\(V-V^{\star}\)是\(G\)的极大(最大)点独立集,从而有"极小(最小)点覆盖集的元素个数+极大(最大)点独立集中的元素个数=顶点个数"。
稍微加些自己的理解。
对于定理一:对于那些不再极大点独立集的点,肯定不相邻。所以不会互相支配。然后又因为极大点独立集已经不可以增加元素,所以剩下的可以支配在极大点独立集中的电,而且不可能在增加,因为图中只有这两种点qwq
对于定理二:对于相邻的两个点在极大点独立集,他们之间的距离最大是2条边(如果是三条边,则在中间还可以增加可以增加一个点,不符合极大点独立集性质,这里比较不严谨qwq),然后肯定是能支配的,然后不一定是极小点支配集(切记)
对于定理三:因为图中只有这两种点,所以节点数和就等于所有的节点数
补充一条
设\(G = <V, E>\)中无孤立点, 则\(G\)的极大点独立集都是\(G\)的极小支配集
这与上面的定理2并不矛盾,这一条被囊括在上面的定理2中。
定理 设\(G = <V, E>\)中无孤立点, \(V^{\star}(V^{\star} \subset V)\)为\(G\)的点覆盖,
当且仅当\(V-V^{\star}\)为\(G\)的点独立集。
证:
必要性
假设: 存在\(v_i,v_j \in V - V^{\star}\), 且\((vi, vj) \in E\)。
由于顶点\(v_i\)和\(v_j\)都不在\(V^{\star}\)中, 这显然与“\(V^{\star}\)是点覆盖”相矛盾。
所以, \(V - V^{\star}\)为点独立集。
充分性
假设: \(V - V^{\star}\)是点独立集。
因此, 任意一条边的两个端点至少有一个在\(V^{\star}\)中。
由定义可知: \(V^{\star}\)是\(G\)的点覆盖。
边覆盖集与匹配(都是边的集合)
覆盖;
定义 覆盖与边覆盖集
设图\(G = <V, E>\),$ E^{\star}\subseteq E\(, 若\)v \in V\(,\)e\inE^{\star}\(, 使得:\) v\(与\)e\(相关联, 则称\)e\(覆盖\)v\(, 并称\)E^{\star}\(为边覆盖集, 或简称边覆盖。 若边覆盖\)E^{\star}$的任何真子集都不是边覆盖, 则称E*是极小边覆盖。
边数最少的边覆盖集称为最小的边覆盖。
最小的边覆盖所含的边数称为边覆盖数。
简单地说,就是使得\(V\)中的节点都是\(E^{\star}\)中边的端点,可以一个顶点被多条边覆盖。
匹配
定义 匹配
设\(G = <V, E>\), 若\(E^{\star}(E^{\star} \in E )\)中任何两条边均不相邻。
则称\(E^{\star}\)为G中边独立集, 也称\(E^{\star}\)为\(G\)中的匹配
若在\(E^{\star}\)中加入任意一条边所得集合都不是匹配, 则称\(E^{\star}\)为极大匹配。
边数最多的匹配称为最大匹配。
最大匹配的边数称为边独立数或匹配数。
最简单的来讲,就是在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顶点只能被一条边覆盖的条件。
在一般的无向图中,有这么两种关系
点覆盖数 + 点独立数 = 顶点数
边覆盖数 + 边独立数 = 顶点数
而对于二分图来说,则有如下性质。
最小点覆盖数=等于最大匹配数
最大点独立数=顶点个数-最大匹配数=顶点个数-最小顶点覆盖数
然后我们求得最大匹配数,就可以知道其他两个变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