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MA/CD原理及流程图

本文深入解析了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机制。通过详细说明工作站如何在总线上监听并发送数据,以及在冲突发生时的处理流程,帮助读者理解局域网中避免数据碰撞的关键技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SMA/CD: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载波侦听:在发送数据之前,会监听总线是否有数据传输,如果有则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延时时间由退避算法决定)继续监听;如果总线没有数据传输,则发送数据。
多路访问:多台工作站在一条总线上传输数据,并且是以广播形式传输的。
冲突检测:
冲突:多台设备检测到线路空闲时,同时发送数据,则数据就会产生混淆,那么工作站就无法分辨出真正的数据
冲突检测:工作站传输数据时,会检测自己的数据是否会与其它工作站的数据产生冲突,如果产生冲突,则发送一串阻塞信息,告知线路的其它工作站发生冲突;

流程图:

CSMA/CD原理及流程图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58573116/2319505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通信协议,如以太网(Ethernet)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AC)机制。以下是通过流程图和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其工作原理: **流程图:** ``` 1. 网络空闲 -> ① 2. 节点检测到网络忙 -> 等待 3. 等待一段时间 -> 决策 4. 发送数据包 -> ② 5. 数据传输过程中,节点监听信号 6. 发现冲突 -> 中断并回退 -> ③ 7. 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次尝试 8. 没有冲突,数据包成功发送 -> 结束 (注:箭头表示流程方向,数字序号对应文字描述) ``` **文字描述:** 1. 当一个设备想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会检查网络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即没有其他设备正在发送数据)。 2. 如果网络繁忙,节点会进入“等待”模式,直到网络变得空闲。 3. 当网络空闲后,节点会选择一个随机的时间间隔开始发送数据。 4. 发送者在发送的同时持续监听信号,如果检测到信号强度增强,说明有其他设备也在发送数据,这就发生了碰撞。 5. 发生碰撞后,节点立即停止发送,并记录当前时间点作为回退起点(步骤③)。 6. 接着,每个设备会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然后再次尝试发送数据,以减少同时发送的可能性。 7. 如果这次发送没有遇到碰撞,数据将被成功接收。 **相关问题--:** 1. CSMA/CD如何避免长时间的冲突? 2. 在哪些环境中,CSMA/CD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 3. 如何优化CSMA/CD算法以提高网络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