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是什么

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本文介绍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象、类、继承、多态等核心要素,并解释了面向对象编程如何通过封装数据和行为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本文讲的是什么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是什么,【IT168 资讯】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简称OO)是当前计算机界关心的重点,它是90年代软件开发方法的主流。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很宽的范围。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表面来看,面向对象这个术语的意思是,把软件组织成一系列离散的,合并了数据结构和行为的对象。这与以前软件开发方法中数据结构和行为只是松散关联是不同的。关于OO方法确切需要哪些特征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但大致上它们都包含四个方面:标识(identity),分类(classification) ,继承(inheritance),多态(polymorphism)。
  标识:数据被量化成称为对象的离散的,可辨别的实体。每个对象都有它自己的内部标识。换言之,即使所有的属性都相同,两个对象也是有差别的。
  分类:拥有相同数据结构(属性)和行为(操作)的对象被分组成为一个类。
  继承:多个类基于一种分层关系,共享类间的属性和操作(合称为特征)。
  多态:对于不同的类来说相同的操作会有不同的动作。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对象。
  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
  (2)对象的状态和行为。
  对象具有状态,一个对象用数据值来描述它的状态。
  对象还有操作,用于改变对象的状态,对象及其操作就是对象的行为。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封装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3)类。
  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因此,对象的抽象是类,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也可以说类的实例是对象。
  类具有属性,它是对象的状态的抽象,用数据结构来描述类的属性。
  类具有操作,它是对象的行为的抽象,用操作名和实现该操作的方法来描述。
  (4)类的结构。
  在客观世界中有若干类,这些类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系。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一般--具体结构关系,整体--部分结构关系。
  ①一般——具体结构称为分类结构,也可以说是“或”关系,或者是“is a”关系。
  ②整体——部分结构称为组装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与”关系,或者是“has a”关系。
  (5)消息和方法。
  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结构叫做消息。在对象的操作中,当一个消息发送给某个对象时,消息包含接收对象去执行某种操作的信息。发送一条消息至少要包括说明接受消息的对象名、发送给该对象的消息名(即对象名、方法名)。一般还要对参数加以说明,参数可以是认识该消息的对象所知道的变量名,或者是所有对象都知道的全局变量名。

原文发布时间为:2009-06-17
本文作者:IT168.com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IT168,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IT168。
原文标题:什么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是什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