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刚经过第3次改版,这次改版删除了很多分类,整合后就只留了“照片故事”“心情纪录”“行行走走”3个类别,“心情纪录”主要纪录下一些生活中的随感,遗憾是自己文笔很差,所以很久也难得增添一篇文章,但决定一定要保留,我认为只有不断自省和自励的人,才能够不断的成长。“行行走走”原来起名叫作“游走武汉”,后来觉得“游走”似乎太浮太泛了,就改成了“行走武汉”,再后来又觉得武汉似乎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脚步,就又改成了“行行走走”。
但最重要的一类还应该是“照片故事”,用照片讲故事,用故事讲照片。品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体会生命的每一次感动。
当时,起名为照片故事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或许在自己最基本的潜意识中,每个照片就是应该讲述一个故事的吧~但今天看到《摄影之友》上一篇关于《国家地理杂志》的访谈后,却惊喜地发现,我为自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理念基础。摘录一些书中的话语如下:
1、《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区别于其他,就在于,很多人在试图拍摄出好的照片,而我们的摄影师在努力拍摄出色的故事,照片中的故事,照片之外的故事。
2、我们不是在找一张图片,而是在找一系列的图片,可以放在一起告诉我们一个很长的故事。
3、我不希望你在华盛顿什么都拍,我建议你只拍摄一件事或者一个地方,比如你去林垦纪念堂,你在那里待2个小时,拍下那里所有的一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从一个地方你也可以讲述一个更完整的关于华盛顿的故事。如果你想展示一个另外样子的华盛顿,你可以去阿顿斯摩根,在那儿待上几个小时,也同样用这种方式拍照,你就会拍到几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这样的照片会比你在华盛顿不同的地方拍很多照片要来的有趣很多。
4、你在一个十字路口,有很多人经过,你可以去拍摄。这是一种训练,强迫你去观察。在同一个地方拍摄不同的东西,我们的摄影师就是这么干的,如果他到华盛顿来拍摄的话,他会在华盛顿找15个这样的地方,每个地方拍2小时。从这里面可能会有1-2张不错的照片。如果你像旅游者一样到处拍到处走的话,你可能只得到一些似曾相识的照片,但会错过一些良机。
5、我们寻找的人,他们不是从学校里学会怎么拍照,而是要懂得如何思考,喜欢读书的人,对世界了解比较多的人,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怎么使用相机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去思考,怎么去观察力周遭的世界。
6、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摄影师,你必须学会与人沟通。
7、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人都可能拍出一两张好看的照片。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通过照片讲述故事。比如,我能写很多优美的文字,但这不代表我能写出一部优秀的小说。摄影师能拍摄很多照片,但这些照片是否有力量?是否能表达些什么?是否能讲述故事?所以,我建议你要扩大阅读,多思考周围的世界,多考虑故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照片。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lueman/archive/2006/11/15/56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