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New Tips

本文探讨了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多态概念,包括其如何提高程序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以及如何通过基类指针引用派生类功能。此外,还详细介绍了断言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原则。

1.关于“多态”:

  (1)应用程序不必为每一个派生类编写功能调用,只需要对抽象基类进行处理即可。这一
招叫“以不变应万变”,可以大大提高程序的可复用性(这是接口设计的复用,而不是代码实现的复用)。

  (2)派生类的功能可以被基类指针引用,这叫向后兼容,可以提高程序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以前写的程序可以被将来写的程序调用不足为奇,但是将来写的程序可以被以前写的程序调用那可了不起。

2.以下是使用断言的几个原则:

  (1)使用断言捕捉不应该发生的非法情况。不要混淆非法情况与错误情况之间的区别,后者是必然存在的并且是一定要作出处理的。

  (2)使用断言对函数的参数进行确认。

  (3)在编写函数时,要进行反复的考查,并且自问:“我打算做哪些假定?”一旦确定了的
假定,就要使用断言对假定进行检查。

  (4)一般教科书都鼓励程序员们进行防错性的程序设计,但要记住这种编程风格会隐瞒错误。当进行防错性编程时,如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确发生了,则要使用断言进行报警。

3.在用delete 或用free 释放p 所指的内存后,应该马上显式地将p 置为NULL,以防下次使用p 时发生错误。
4.不要将BOOL 值TRUE 和FALSE 对应于1 和0 进行编程。大多数编程语言将FALSE定义为0,任何非0 值都是TRUE。Visual C++将TRUE 定义为1,而Visual Basic 则将TRUE定义为-1。示例程序如下:

BOOL flag;

if(flag) { // do something } // 正确的用法
if(flag==TRUE) { // do something } // 危险的用法
if(flag==1) { // do something } // 危险的用法
if(!flag) { // do something } // 正确的用法
if(flag==FALSE) { // do something } // 不合理的用法
if(flag==0) { // do something } // 不合理的用法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aoxu0903/archive/2007/11/19/96359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