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思考(19):还原会计报表的企业个性之三(会计分期)

本文讨论了会计分期假设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其对于界定收入实现、费用分配、资产和费用等概念的意义,并探讨了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周期来确定最合适的会计分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再看会计假设中的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可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日历年度划分,即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上就无所谓“收入实现”、“费用分配”,无所谓“预提”和“待摊”,无所谓“资产”和“费用”,也就不存在本期和非本期,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

 通过会计分期,可以定期提供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作为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参考。因此,会计分期的重要性无可置疑,问题是如何结合企业的特点来应用最合适的会计分期,这主要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会计分期与业务周期的匹配性。

 这里就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1、如果会计年度=1年,那最合适的会计年度的起始点应该是什么时间点?

 比如说学校,一个完整的学年是从当年9年到第二年8月,如果在内部报表中相应这么划分会计年度,显然比日历年度更为合理,也更具有纵向可比性。这时的权责发生制也更有意义。

 比如说一些有明显季节性性的行业,如做冬装的企业,供暖的企业,以12月31日来划分会计期间,显然不合适。反之,做冷饮的企业,由于旺季在夏季,所以传统的日历年度划分会计年度,相对合适。

 比如说做春节年节用品的企业,以12月31日来划分会计期间,显然也不合适。类似的还有如荣华月饼、五芳斋粽子、食用油、航空公司等企业,都应该作相应的思考。

 2、会计年度的时间长度多长才最合适,细到一天?半月?长到还是两年?还是某个时段?

 比如说一些项目型的公司,如房地产公司,房产开发周期往往超过一年,这时可能按项目的生命周期来设计会计年度更为合理。当然,这在操作上会有难度,因为有的房地产企业同时运作多个项目,可能就会出现会计年度不一致的情况。不过,如果以一个项目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在合并时仍然有麻烦,所以这里只是提供一种参考思路。

 另外,还有个会计周期的事情,从管理者的角度,目前已经不能忍受下月10号才看到上月会计报表的现状,管理者的期望是,能否每天出一套会计报表?这时的会计周期就细到了天,似乎是神话,但在目前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未来谁说得准呢?会计不来思考这些本专业的问题,那谁来思考呢?

 

 

【邓国清 MSN:dengguoqing_2006@hotmail.com

【文章首发自http://www.co-insight.com/consulting/accounting.html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ogether_1st/archive/2012/03/07/2383106.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