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装饰器

本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Python装饰器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装饰器实现函数计时,同时展示了装饰器在类方法中的应用,如静态方法、类方法及属性的定义。此外还解释了装饰器嵌套使用的原理。

什么是python的装饰器?
网络上的定义:
装饰器就是一函数,用来包装函数的函数,用来修饰原函数,将其重新赋值给原来的标识符,并永久的丧失原函数的引用。
 
在google上搜索下python 装饰器 可以搜索到很多关于很多的关于装饰器的文章,一个很简单,最能说明装饰器的例子如下:

#-*- coding: UTF-8 -*-
import time
 
def foo():
    print 'in foo()'
 
# 定义一个计时器,传入一个,并返回另一个附加了计时功能的方法
def timeit(func):
     
    # 定义一个内嵌的包装函数,给传入的函数加上计时功能的包装
    def wrapper():
        start = time.clock()
        func()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 将包装后的函数返回
    return wrapper
 
foo = timeit(foo)
foo()

python中提供了一个@符号的语法糖,用来简化上面的代码,他们的作用一样

import time
 
def timeit(func):
    def wrapper():
        start = time.clock()
        func()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return wrapper
 
@timeit
def foo():
    print 'in foo()'
 
foo()

这2段的代码是一样的,等价的。

内置的3个装饰器,他们分别是staticmethod,classmethod,property,他们的作用是分别把类中定义的方法变成静态方法,类方法和属性,如下:

class Rabbi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_name = name
     
    @staticmethod
    def newRabbit(name):
        return Rabbit(name)
     
    @classmethod
    def newRabbit2(cls):
        return Rabbit('')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name

装饰器的嵌套:

就一个规律:嵌套的顺序和代码的顺序是相反的。

也是来看一个例子:

# -*- coding: utf-8 -*-
def makebold(fn):
    def wrapped():
        return "<b>" + fn() + "</b>"
    return wrapped
def makeitalic(fn):
    def wrapped():
        return "<i>" + fn() + "</i>"
    return wrapped
@makebold
@makeitalic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print hello()

返回的结果是:

<b><i>hello world</i></b>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呢?

1.首先hello函数经过makeitalic 函数的装饰,变成了这个结果<i>hello world</i>

2.然后再经过makebold函数的装饰,变成了<b><i>hello world</i></b>,这个理解起来很简单。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yehun/blog/87060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