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 Kotlin【002】启程:基本语法

本文介绍了Kotlin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注释、变量定义、基本数据类型、函数定义及使用、条件判断、循环结构和when表达式的应用。适合初学者快速掌握Kotlin的基本语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注释

// 单行注释

// 单行注释
// 单行注释
// 单行注释

/*多
行
注
释*/


/*
 * 多
 * 行
 * 注
 * 释
 */

// Kotlin 的块注释可以嵌套,这与 Java 不同

/*****

/*
qwer
*/

***/

 

二、变量

定义变量,格式如下:

val 变量名: 类型 = 初始值

var 变量名: 类型 = 初始值

 

用 val 定义的变量,是不可变的,也就是只能赋值一次;用 var 定义的变量,可以重复赋值。

val a: Int = 10
a = 20 // error
val b: Int
b = 30 // ok

var c: Int = 43
c = 45 // ok
c = 999 // ok

 

如果通过初始值可以推断出变量的类型,那么类型也可以不写。

val n = 55 // Int
val s = "Kotlin, C++, Python" // String
val e // 错误!编译器不知道这是什么类型

 

三、基本类型

上面讲到类型,那么 Kotlin 的基本类型都哪些?

1. 数字类型

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

相当于 Java 的 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

2. Char

表示一个字符。

注意,Char 不是数字类型!

3. Boolean

与大多数语言的 bool 相同,支持 &&,||,! (且、或、非)操作。

4. Array

数组。这其实是个泛型(generic)类(class),后面会讲到。

5. String

字符串。

 

四、函数

定义函数的格式:

fun 函数名(参数列表): 返回值类型 {
    函数体
}

例如,编写一个两个数的求和

fun sum(a: Int, b: Int): Int {
    return a + b
}

像这样只有一个 return 的函数,也可以这样写:

fun sum(a: Int, b: Int): Int = a + b

如果没有返回值,就返回 Unit。来自官网的例子:

fun printSum(a: Int, b: Int): Unit {
    println("sum of $a and $b is ${a + b}")
}

// 返回 Unit 则可以省略
fun printSum(a: Int, b: Int) {
    println("sum of $a and $b is ${a + b}")
}

// 也可以这样写
fun printSum(a: Int, b: Int) = println("sum of $a and $b is ${a + b}")

上面的代码,用到了 Kotlin 的字符串模板这个特性。这个特性好理解,就是在字符串中写

${ 表达式 }

这样的表达式,表达式会被求值然后转换为字符串,放到对应的位置。

 

五、条件判断

与常见编程语言一样。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age: Int = 20
    val s: String
    if (age >= 18) {
        s = "成年人"
    } else if (age > 12) {
        s = "未成年人"
    } else {
        s = "小孩子"
    }
    println(s)
}

这里虽然出现了三次对 s 赋值的代码,但最多有一个会执行,所以用 val 没毛病。

 

六、循环

for 循环和 while 循环,一看就明白: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ss: Array<String> = arrayOf("Go", "C++", "Kotlin", "Python")

    for (s in ss) {
        println(s)
    }

    val ks = listOf("物理", "化学", "生物")
    var i = 0
    while (i < ks.size) {
        println(ks[i])
        i++
    }
}

 

七、when

when的用法比较杂,先给一个例子:

val ss = arrayOf("Go", "C++", "Kotlin", "Python")
val s: String = when {
    "Kotlin" in ss -> "新一代程序设计语言"
    "Dart" in ss -> "一声叹息"
    "Python" in ss -> "人工智能领域第一编程语言"
    else -> {
        "没有匹配到"
    }
}
println(s) // 新一代程序设计语言

可以看出,when 就是匹配上哪个就返回对应的结果,如果一个没有匹配到,就返回 else 分支里面的。

再看一个官网的例子:

fun describe(obj: Any): String =
when (obj) {
    1          -> "One"
    "Hello"    -> "Greeting"
    is Long    -> "Long"
    !is String -> "Not a string"
    else       -> "Unknown"
}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jthmath/blog/151008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