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 5.17

一、内置函数

#内置函数
# eval(): 去除字符串两边的引号,执行其中的结果,有返回值。
# print(eval('1+1'))   #1+1 = 2
#exec():去除字符串两边的引号,执行其中的代码流程。没有返回值,所以不用打印。直接执行。
# s  = '''
# li = [ '1','2','3']
# for i in li:
#     print(i)
# '''
# exec(s)
#sum() 可以设置起始值
# print(sum([1,2,3],100))
#hash() 将不可变的数据类型通过hash算法转化成hash值。
# print(hash('a'))
#print(num,sep = '*',end = \n) 按照*来分割打印的结果,end默认按照\n换行。
# print(1,2,3,sep='_',end='')
# print(4,5,6)
#int() 将字符串转换成数字整型。将小数(必须是数字类型)转换成整型。
#float() 讲小数类型字符串转换成小数。
#round() 约等于。 rount(1.243,2) : 1.24
#divmod(). divmod(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 print(divmod(5,2))  (2,1)
#callable(). 判断函数名是否可以被调用.如果返回True,object仍然可能调用失败;但如果返回False,调用对象ojbect绝对不会成功。
# count = 2
# def func():
#     count = 1
# func()
# print(callable(func)) #True
# print(callable(count))#False
#bytes(). 将字符转换成bytes类型。两种方法:
#                                      1、str.encode('utf-8')
#                                      2、bytes(str,encoding = 'utf-8')
# s = '中国'
# print(bytes(s,encoding='utf-8'))
#all()/any()
# print(all(['','a',1])) #all(),有一个为假则为假。
# print(any(['','a',1])) #有一个为真则为真
#abs(). 取绝对值
# print(abs(-8))
#min()/max()  可以设置key值。key后面加变量名(没有括号)。
# print(min([1,23,5,4,-9],key = abs))
# reversed(). 将序列翻转成一个迭代器,然后按迭代器取值的方法取值。
# l_obj = reversed([1,2,3,4,5])
# print(l_obj.__next__())
# print(l_obj.__next__())
#zip() 拉链方法。将两个可迭代对象纵向组合。生成一个迭代器。
# g = zip([1,2,3],[2,3,4,5]) #按照短的长度为基准。
# for i in g:
#     print(i)
#sorted(). 按顺序排列成一个列表。可以设置key值,后面加函数名。
# li = sorted([(1,'b'),(2,'a')],key= lambda x : x[1])  #按照‘a''b'排序。return后面接排序条件。
# print(li)                                            #以列表形式输出。
# li = sorted(((1,'b'),(2,'a')),key= lambda x : x[1])  #排序前是元祖里面套元祖,排序后是列表套元祖。
# print(li)
#map(). 循环。将可迭代对象按照自己想要的值变成一个迭代器来循环。
# g = map(lambda x : x**2,[1,2,3]) #return返回的为最后的你想要的值
# for i in g:                      #生成一个迭代器对象
#     print(i)
#还可以将两个可迭代对象进行纵向相加。
# g = map(lambda x,y : x+y,[1,2,3],{2,3,1}) #两个可迭代对象可以任意容器类型。
# for i in g:
#     print(i)
#filter(). 筛选。将可迭代对象通过条件筛选变成一个迭代器。
# g = filter(lambda x : x %  2 == 0,[1,2,3,4,5])  #return后面返回的是条件
# for i in g:
#     print(i)
#repr():原形毕露。返回数据原本的数据类型。
# print(repr('输出了的还是str类型,带引号的'))
# print(repr(123)) #输出的是数字类型。
# print(repr({'name':'alex'}))#字典
# print(repr('{"name":"alex’}')) #带有字典字符的字符串
# 格式化输出:%s %d %f(%后面是小数) %r(%后面什么类型就放入字符串什么类型)
View Code

二、lambda

匿名函数/一句话函数
# def func(x):
#     return x % 2 ==1
#等同于 ret(函数名) = lambda x(形参) :(return) x % 2 == 1(返回值或者条件)
#用函数名来调用和传参 ret(2)
View Code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iujjpeipei/p/9052766.html

在车辆工程中,悬架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悬架不仅关乎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还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为了深入理解悬架的动态行为,研究人员经常使用“二自由度悬架模型”来简化分析,并运用“传递函数”这一数学工具来描述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自由度悬架模型将复杂的车辆系统简化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车轮和车身。这种简化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出车辆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行为,同时忽略了侧向和纵向的动态影响,这使得工程师能够更加专注于分析与优化与垂直动态相关的性能指标。 传递函数作为控制系统理论中的一种工具,能够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在悬架系统中,传递函数特别重要,因为它能够反映出路面不平度如何被悬架系统转化为车内乘员感受到的振动。通过传递函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频率域上的表达式,从中分析出悬架系统的关键动态特性,如系统的振幅衰减特性和共振频率等。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通过使用MATLAB这类数学软件,建立双质量悬架的数学模型。模型中的参数包括车轮质量、车身质量、弹簧刚度以及阻尼系数等。通过编程求解,工程师可以得到悬架系统的传递函数,并据此绘制出传递函数曲线。这为评估悬架性能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工具,使工程师能够了解悬架在不同频率激励下的响应情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