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试活动中,bug的沟通和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如何高效的沟通以助于解决bug。
缺陷报告的几大要素:
1、标题:简言什么操作发现什么问题。
2、步骤:对于复现较复杂的,详细描述其每一步操作步骤
3、预期结果:按照需求本应实现的功能
4、实际结果:实现了与需求不一致,或多余,少实现的功能。
在测试中我们更多的是直接贴出实现图片与demo对比,日志,甚至于用web控制台查看接口返回情况反馈。
5、项目:有时我们同时测多个项目,需要将bug归到对应项目名下
6、编号
7、测试环境:
8、严重级别:bug严重程度,有助于开发优先重视
9、出现频率:偶现bug时,需注释
10、初步定位:根据自己能力对bug初步定位,
11、发现人:
在实际测试活动中,缺陷报告要素并不能如上面写的详细。但是标题、步骤、预期、实际结果、项目、严重级别确是必不可少。
例如我在阿里项目部测试工作中,对bug的处理更多的是找开发直接沟通,同时在Aone平台提交。
提交中自己填写标题、对缺陷的描述、复现比较复杂的写上操作步骤,实际结果、预期结果。
然后选择缺陷属性:解决者、严重程度、项目、是否抄送其他人以便跟踪等属性。
缺陷报告实际上是为了保证缺陷能够得到有效跟踪、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使得测试活动可视化加强。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解决bug,我们更习惯直接同开发沟通。除非修复工作量很大的问题开发短时间内不能解决。
如何助开发高效解决问题
1、代码问题,大佬们很多时候可以直接看代码发现问题。
2、log日志,系统对于我们的操作都有日志记录,我们可以将bug的对应日志直接截取发送给开发。
3、web测试可以通过web控制台,查看请求和返回情况,初步定位问题属于后台还是前端,反馈给对应后端开发或者前端开发。
4、ui类错误最直接可以截图范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