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在执行一个SQL之前,首先需要看一下SQL的执行计划,然后在按照执行计划执行SQL,分析执行计划的工作是由优化器来执行的,在不同的条件下,一个SQL可能存在多条执行计划,但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特定的环境下,一定只有一种执行计划是最优的。
一、优化器的类型:
oracle的优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规则的RBO(Rule-BasedOptimization),一种是基于开销或者代价的CBO(Cost-BasedOptimization)。
1.RBO:oracle在执行查询时遵循oracle内部预定义的一些规则。
2.CBO:基于开销或者代价的执行计划,这里的开销是主要是指CPU和内存的使用。优化器在判断是否用这种方式时,主要参照的是表及索引的统计信息。统计信息给出表的大小、有少行、每行的长度等信息。这些统计信息起初在库内是没有的,是你在做analyze后才出现的,很多的时侯过期统计信息会令优化器做出一个错误的执行计划,因些我们应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在Oracle8及以后的版本,Oracle列推荐用CBO的方式。
我们要明了,不一定走索引就是优的,比如一个表只有两行数据,一次IO就可以完成全表的检索,而此时走索引时则需要两次IO,这时对这个表做全表扫描(fulltablescan)是最好的。
二、优化器的优化模式(OptermizerMode)
优化模式包括Rule,Choose,Firstrows,Allrows这四种方式,也就是我们以上所提及的。如下我解释一下:
Rule:不用多说,即走基于规则的方式。
Choolse:这是我们应观注的,默认的情况下Oracle用的便是这种方式。指的是当一个表或或索引有统计信息,则走CBO的方式,如果表或索引没统计信息,表又不是特别的小,而且相应的列有索引时,那么就走索引,走RBO的方式。
FirstRows:它与Choose方式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当一个表有统计信息时,它将是以最快的方式返回查询的最先的几行,从总体上减少了响应时间。
AllRow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Cost的方式,当一个表有统计信息时,它将以最快的方式返回表的所有的行,从总体上提高查询的吞吐量。没有统计信息则走基于规则的方式。
备注:查看执行计划,在plsql中按F5.如:
SELECTSTATEMENT,GOAL=ALL_ROWS7472
MERGEJOINCARTESIAN7472
TABLEACCESSFULLCSMSZ_STUDENT3218
BUFFERSORT4218
TABLEACCESSFULLCSMSZ_CLASS2218[nextpage]
三、sql语句的执行顺序
1、sql语句的执行步骤:
1)语法分析,分析语句的语法是否符合规范,衡量语句中各表达式的意义。
2)语义分析,检查语句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库对象是否存在,且用户有相应的权限。
3)视图转换,将涉及视图的查询语句转换为相应的对基表查询语句。
4)表达式转换,将复杂的SQL表达式转换为较简单的等效连接表达式。
5)选择优化器,不同的优化器一般产生不同的"执行计划"
6)选择连接方式,ORACLE有三种连接方式,对多表连接ORACLE可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
7)选择连接顺序,对多表连接ORACLE选择哪一对表先连接,选择这两表中哪个表做为源数据表。
8)选择数据的搜索路径,根据以上条件选择合适的数据搜索路径,如是选用全表搜索还是利用索引或是其他的方式。
9)运行"执行计划"
2、oracle共享原理:
ORACLE将执行过的SQL语句存放在内存的共享池(sharedbufferpool)中,可以被所有的数据库用户共享当你执行一个SQL语句(有时被称为一个游标)时,如果它和之前的执行过的语句完全相同,ORACLE就能很快获得已经被解析的语句以及最好的执行路径。这个功能大大地提高了SQL的执行性能并节省了内存的使用
三、oracle语句提高查询效率的方法:1:wherecolumnin(select*from…where…);2:…whereexists(select'X'from…where…);第二种格式要远比第一种格式的效率高。在Oracle中可以几乎将所有的IN操作符子查询改写为使用EXISTS的子查询使用EXIST,Oracle系统会首先检查主查询,然后运行子查询直到它找到第一个匹配项,这就节省了时间Oracle系统在执行IN子查询时,首先执行子查询,并将获得的结果列表存放在在一个加了索引的临时表中避免使用having字句避免使用HAVING子句,HAVING只会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这个处理需要排序,总计等操作。如果能通过WHERE子句限制记录的数目,那就能减少这方面的开销
3、SQLSelect语句完整的执行顺序:
1)、from子句组装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
2)、where子句基于指定的条件对记录行进行筛选;
3)、groupby子句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分组;
4)、使用聚集函数进行计算;
5)、使用having子句筛选分组;
6)、计算所有的表达式;
7)、使用orderby对结果集进行排序。
4、多表连接查询时顺序:
例如:
select*fromainnerjoinbona.bid=b.idinnerjoinconb.cid=c.idwherea.XXX='XXX'
1)。froma、b、c作为数据源
2)。通过wherea.XXX='XXX'筛选a表里的数据
3)。a表与b表依次对比,根据on条件,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集
4)。将a、b两张表得到的结果集再和c中的记录依次对比,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集
5)。完成
注意:
在多表关联查询时,哪两个表先结合查询,要通过优化器的分析,走CBO模式,一般将数据多的放在里面,数据少的放在外面。这里是假定排序是a、b、c.
----转自chinaitlab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wilsonking/13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