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学生成绩管理(链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链式存储结构的基本思想。
2.掌握链表的基本操作。
3.用C 语言实现链表的建立、删除、增加结点等基本操作。
4.用C 语言实现排序查找功能。
二、实验题目
学生成绩管理(链表)
(1)问题描述
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添加、修改、删除、
排序和查看等基本功能。
(2 )具体要求
编写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程序。学生成绩以一个学生一条记录的形式存储,每个学生
记录包含的信息有序号、学号、姓名及5 门功课的成绩。具体功能如下:
a. 获取学生成绩。可以从文件中读取成绩,也可直接录入。
查询学生成绩,输入学生学号或姓名等信息后,显示学生在成绩单中的位置及所有信息。
b. 添加学生成绩,在学生成绩单的指定位置添加学生成绩信息。
c. 修改学生成绩,在学生成绩单中,修改指定学生的成绩信息。
d. 删除学生成绩,在学生成绩单中,删除指定学生的成绩信息。
e. 保存文件。当学生成绩单发生添加、修改、删除等变化后,都要对最终结果进
行保存。
(3 )数据结构及算法分析
学生成绩可以用单链表存储,方便随时插入和删除学生成绩记录,实现动态管理。
一个学生作为一个结点。
使用链表的基本算法实现学生成绩单的各项管理功能。
三、实验基础知识
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是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这组存
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2.线性链表的每个数据元素 除了存储其本身的信息之外,还需存储一个指示其直接后继
的信息 (即直接后继的存储位置)。这两部分信息组成数据元素 的存储映像,称为结点。
它包括两个域:其中存储数据元素信息的域称为数据域;存储直接后继存储位置的域称为指
针域。
3.malloc 标准函数:void * malloc (size) ,分配 size 字节的内存区 。执行
p=(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的作用是由系统生成一个LNode 型的结点,同时将该结点的
起始位置赋值给指针变量p。
4.free 标准函数: void free(p),释放p 所指的内存区。执行free(p)的作用是由系统回收一
个LNode 型结点,回收后的空间可以备作再次生成结点是用。
四、实验设计方法
1.结构设计
定义一个结构 stu ,包含序号num、学号ID、姓名name、五科成绩A 、B、C、D、E,
总成绩sum 等基本信息。创建一个文件,对所输入的信息实现保存的功能。基本模块编写,
包括对所需功能的实现,利用链表的相关知识与内容,以及主函数和函数调用 switch 语句
实现功能的选择与分配,主函数再调用编译的函数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的功能。
2.功能设计
(1)直接录入学生成绩:
int input(pstu head,int i)
{ pstu p,q;char name[20];
int j=1;
p=head;
while(p->link!=NULL) j++,p=p->link;
q=(pstu)malloc(sizeof(stu));
i=j;
q->num=i;
printf("请输入学生姓名\n");
scanf("%s",q->name);
printf("请输入学生学号\n");
scanf("%s",q->ID);
printf("请输入学生A 成绩\n");
scanf("%f",&q->A);
printf("请输入学生B 成绩\n");
scanf("%f",&q->B);
printf("请输入学生C 成绩\n");
scanf("%f",&q->C);
printf("请输入学生D 成绩\n");